来源 / SaaS白夜行 (ID:SaaSKnight)
作者 / 吴昊SaaS
低谷
2021上半年,通过与投资圈交流,我们预见到2022年SaaS投资期望值将掉入低谷;而刚刚过去的2023年,所有SaaS同行都在低谷中痛苦爬行。转型
甲辰年大考
2024年是我们集体转型的第3年,无论是千人几亿营收的头部公司,还是百人几千万营收的腰部公司,都需要做到:新创业公司如果现金储备还充裕,也需要尽可能地缩减试错成本、降低运营费用,坚持度过黎明前的黑暗。光明在2025
2024~2025年会有通过大考的头部公司开始申请IPO,当他们的财务数据展现出来,一二级投资市场的信心都将提振。但将在2025年拿到船票的公司,也都是通过“甲辰年大考”的企业——他们有良好的现金流、善于控制成本,并且善于构建护城河。陷阱
十年来,我们看到以下常见的陷阱;要想通过这次大考,我们需要学会避坑:1、“对手的产品功能做得不行”:我们的产品在功能和体验上有优势,加大研发投入我们就能胜利 —— 实际情况是,SaaS产品技术门槛不高,纯粹靠多几个功能、体验稍微好些,没有办法取得超过12个月的市场优势。2、“低价驱逐对手,等对手挂了我们再涨价”:首先,对手也不容易挂,我说过,“SaaS公司不死,只是凋零”;其次,还是上一条,做功能的技术门槛不高,多做的几个功能后来者抄袭速度很快,形不成绝对优势。3、大而全的产品:在底层技术正在逐年迭代的背景下,大而全的产品投资周期太长,很容易在襁褓中夭折。寒冬中更需要抱团取暖:融入生态、聚焦优势战略产品、砍掉没有市场价值反而破坏合作机会的产品。4、“All in AI”:SaaS的商业逻辑大于AI技术逻辑。没有Salesforce在“爱因斯坦”上多年积累的应用场景,绝大多数基于AI新做的功能缺乏应用价值。5、只重视短期销售业绩,不重视长期产品和服务投入:SaaS公司说到底还是产品公司,ToB产品和服务必须稳健而值得企业客户长期信赖。我所说的“可复制的市场成功”基于优质产品和服务,没有这个“1”,后面“0”再多也无意义。通过大考的正确姿势
1、CEO及核心团队具备对行业的深度洞察,知道自己或成或败的底层原因;
2、具备独特的战略思维能力,和其他公司不重样;
3、以“帮中国企业解决问题”为目标;
4、一旦有了宏大愿景,能够不顾一切地坚守;
5、善于控制成本地创新;
6、上下同欲者胜;
7、懂财务,善于控制成本;
8、用长期主义培养人才,理解“业绩是组织成长的副产品”。新年祈愿
上一个甲辰年,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的戈壁滩上爆炸成功。愿中国SaaS在2024这一个甲辰年里脚踏实地起飞。《2023ToB年度影响力价值企业》火热报名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