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臂猿-企业应用及系统软件平台
我在公众号上写了有好几百篇文章,可以说涵盖了SaaS业务的大部分内容,唯独没有写过关于管理的文章。
这并不是说SaaS公司的管理不重要,而是不想浪费时间,写那些没人愿意看的东西。因为在SaaS这个行当里,任何时候谈管理,都是不合时宜的。
行业年景好的时候,有的是钱,只要蒙眼狂奔就好了,管理,纯属多余。而到了年景悲凉之时,最急的事,是为惨淡的业绩找个开脱的理由,此时谈管理,纯属给人添堵。
至于那些已经开始做鸟散状的公司,说啥都没用了。
不过,现在的情况似乎有了一点好转,今年约我参加公司年度会议的负责人,他们主动提出要求说,今年的主题不再是销售、客户成功这些业务主题,咱们今年就把管理作为唯一的主题。
这个主题我去年就向他们提过。对于SaaS企业来说,管理就相当是扫除,如果陋习积淀太多太久,公司会烧毁的。
关键是,SaaS订阅业务,不但周期冗长、协作复杂,还自带几个致命的硬伤。正常管理的企业都未必能成,何况是管理混乱,甚至是没有管理的公司。多过一天,都得靠运气。
实际上,目前还很难看到一个行业,像SaaS领域这么需要管理的了。
经常有CEO跟我说:明明每个部门、每个人的绩效,看起来没什么毛病,甚至是无可挑剔。但为什么公司的经营目标却始终没有达成,甚至经营状况还每况愈下。
的确,相比其它行业来说,SaaS公司的确更难管理。尽管一般认为管理是相通的,但实际上SaaS企业的管理,很难完全借鉴任何一个行业的管理经验和实践。这是因为SaaS业务的特殊性所致。
正因为SaaS企业的管理不成熟和实施不利,所以SaaS公司中的“南郭先生”就特别多,多过大部分互联网企业。所以才会出现,每个人业绩都不错,而公司却在日趋没落。
除了SaaS,很少还有哪个行业,明知道是错误的行为,但仍然会给以奖励。比如,销售把产品卖给不对的客户,由此导致该客户的流失;明明已经给公司造成了损失,但是销售佣金和提成一分钱都没少。其实不止销售业务,留存业务也一样,眼看客户大量流失,CSM的收入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这就是很多CEO困惑的问题,看起来谁都没毛病,只有公司有毛病。
其实这也不能怪员工,本来基层员工也不期望有什么管理约束。只要想办法能过KPI,没有管理的日子总是快活的。
不过,SaaS无忧无虑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随冬天的到来,管理也被当作最后的拯救措施。
那么,对于一家SaaS企业,为什么说有效的管理是必须的?这主要有三个缘由:1.业务周期长,2.订阅模式,3.协作复杂。
传统交易型业务的企业管理,之所以没这么复杂,是因为业务周期短。它们可以简单到,只要把产品做出来和卖出去,整个业务过程就结束了。
而SaaS呢,销售出去也只是一个业务的开始,在后面漫长的客户生命周期中,续费、增购和流失,任何情况都可能随时发生。甚至可以说,SaaS企业的盈利或亏损,根本就不是什么模式和创新,其实都是“管理”出来的。
对于SaaS这种订阅业务,存在着先天的缺陷或短板,也就是不可避免的流失。在强力管理之下都不能完全避免流失,而不施加管理,等于就是任其流失。其实不止是流失,像续费和增购等业务,同样不会自动发生,而需要严格的管理。订阅模式的SaaS业务,就像是一只满是漏洞的木桶,没有完善的管理,里面的水很快就会漏光。
在现有ToB业务中,很少有像SaaS那样,需要多部门、多业务,这么紧密协作的。
比如说,如果产品只关注其技术所能解决的问题;销售只会销售他们知道怎么卖的东西,以及他们能得到丰厚回报的东西;CSM只回答他们懂的问题。那么也许每个业务部门都能圆满实现他们的目标和绩效,但公司的业绩可能一塌糊涂。
协作本身就是建立在管理之上的,如果没有管理,所谓协作也就变成了打乱仗,而且单个业务越强,仗打得就越乱。
很多SaaS公司不惜花费高薪,挖来各个业务的负责人,如首席营销官CMO、销售副总裁SVP、首席客户官CCO等。虽然看起来每个业务部门的业务流程都井井有条,可就是公司没有什么起色,甚至更加糟糕。
很多人问我:如果我成功地实施管理,那能为我带来什么?
我的回答是:什么也带不来。只可能让你的SaaS业务,做得有序些、正常些,或许还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