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SaaS公司营收为啥那么高?管出来的

好多年前,我们访问了海外一家知名的SaaS企业。对方接待的规格也相当高,包括CTOCPOCMO、销售负责人,还有一位titleChief Revenue Office,即CRO

整个过程大家聊得非常嗨,唯独与那位CRO,除了打招呼,几乎没有聊到什么话题。

直到我代理公司的CRO后,才发现那次访问就是访了个寂寞。其实“真经”是在那位CRO那里。因为我们太想知道,一家ARR近十亿美元的SaaS公司,究竟是如何管理收入的?

很多业内人士都不理解,SaaS公司的收入,为什么需要管理?

的确,对于传统交易型业务,并不需要什么“收入管理”,或者说收入管理是财务的事。

但是对于SaaS这种订阅业务来说,收入的管理和不管理,差事大了。

我个人粗略估算,通过收入管理,提升30%ARR,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我们知道,SaaS业务有四个收入流:新客户销售、续约(续费)、扩展(增购)和渠道收入,它们共同合成了ARR

假如没有收入管理,那就是依靠每个收入流的自然收入,也就是销售是销售,续费是续费。如果这样的话,别的不说,从“单位经济学”逻辑就错了。

我们知道,订阅业务的“单位经济”是“一个客户”,而不是“一笔交易”

如果按照后者的单位经济,即按每笔交易的话,SaaS业务收入是无法管理的。如果你非说收入可管理,那也只是把所有收入流直接加总。显然,这不关“管理”什么事。

所以,一个正经的收入管理,因该是以SaaS的单位经济学,即围绕一个客户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收入进行管理。

只有在这个过程中,管理才可以派上用场。比如让输赢两可的获客(销售)成功,比如评判一个所获客户,是属于鸡肋型的,还是有利可图的,比如预测一个客户旅程,在何时、何处可能会产生增购机会。

总之,通过有效的收入管理,在整个客户生命周期内,让可能的损失尽量不发生,让可能的收入机会变成收入,让续约时间尽量变长。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一家SaaS公司的收入管理和不管理,客户平均LTV相差很大。

道理虽如此,那么谁来管理?

说到谁来管理收入,很多人都有个疑问:既然已经有销售副总裁SVP负责销售,也有有首席客户官CCO负责客户成功,那为啥还要再设置一个CRO,这不是多余吗?

实际上,SVP虽然对销售收入负责,但他们只关注当年年度的销售收入,而不对客户生命周期内的收入负责;而CCO的主要责任是帮助客户取得成功,而并不直接对收入负责,也无法控制销售的客户质量。

因此解决收入管理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设置负责全面营收的CRO

如果你对这些职位的界限仍分不清,那可以看一下他们的KPI,责任边界就一目了然了。

显然CROKPI,与SVPCCOKPI是不同的。比如CRO不但关注本年度的收入,还必须关注未来3~5年的收入,确保符合经济性的健康增长。此外,渠道伙伴的收入增长也需要CRO负责。

当然,CRO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是个光杆司令。他还需要领导一个虚拟的Growth Team,这就跟增长黑客的故事接上了,这里就不讲了。

刚好看到SalesforceCRO的定义:CRO负责组织中产生收入的每一个过程,并连接组织中所有与收入有关的职能部门,从营销到销售、客户成功、定价和运营。

这么有用的CRO,你要不要也设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