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臂猿-企业应用及系统软件平台
最近和一位央企领导聊了一个话题:为什么国央企不喜欢SaaS?
总结下来主要是2个原因:
一是对于央企来说,SaaS模式并不划算。
首先央企都是永久经营,没有民企那样的生存危机。
既然是永久经营,那么长期算下来,SaaS并不比买断制便宜。
至于买断制一次性付款金额很大,其实央企一点都不care,因为他们根本不缺现金流。
一次性付款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只走一次审批。
而如果租赁SaaS,则每年都要走一次审批。
在央企,走付款审批太麻烦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你可能会说,签多年单不就行了吗?
要知道,央企领导管理的都是国有资产,既然费用每年发生,那就得每年审批。
否则不就有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了吗?
而且按照央企的成本管控要求,采购成本每年都要按比例降低——这就大大增加了每一次审批的阻力。
这种情况下,谁还愿意去折腾?
第二个不喜欢SaaS的原因,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国央企越来越强调“自主可控”。
购买SaaS软件,往往是要把半条命都交给SaaS公司。
遇到能力不强、或者不负责任的服务团队,协调一些小事情就得费半天劲。
相比之下,还是买断制更省心。
加上很多国央企本来就有自己的IT部门,相比于SaaS公司,他们与业务部门的关系要紧密得多。
那么,在“自主可控”的背景下,到底把软件交给SaaS公司管理更安全,还是交给IT部门更安全呢?
答案不言而喻。
其实,这位领导所反映的问题,也反映了“超大型企业”对SaaS的态度。
对于超大型企业来说,往往把IT建设放在战略地位,不会为了节省一点现金流而失去对IT系统的控制权。
而这也是SaaS系统面临的老问题:超大型企业更倾向于自研,而不是购买SaaS产品。
实际上,对于规模更小的国企,比如央企下属的三、四级国企,他们对SaaS产品的态度就友好得多。
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并不是国央企天生就排斥SaaS,而是SaaS的一些特性,确实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所以,央企不用SaaS,完全是理性的考量。
不过,相对于传统软件,SaaS产品也并非没有优势。
首先SaaS产品更具备互联网基因。
所谓的SaaS元年,就是因为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后,传统软件的移动端体验,实在没法和SaaS产品相比。
所以SaaS产品才有了崛起的机会。
这得益于SaaS产品的互联网基因。
甚至SaaS产品方法论、团队管理等都和互联网公司更接近。
所以SaaS产品往往对用户更加友好。
相比之下,我们很少听到“XX传统软件的用户体验很好”的评价。
SaaS互联网基因的另一个表现是与互联网的融合更紧密。
比较典型的就是招聘类B端软件,必须与互联网招聘平台实时打通,才会发挥出价值。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大型国央企,也会采购招聘类SaaS软件。
除了互联网基因,SaaS产品的标准化也是优势。
特别是有几家头部SaaS公司投入了巨资建设了PaaS平台,实话说,他们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能力已经很强了。
而且关键是,以前传统软件的PaaS平台体验很糟糕,基本只能IT技术人员使用,甚至只能专业IT公司的技术人员使用。
现在SaaS公司的PaaS平台,不仅仅客户的IT人员更容易上手,甚至不懂代码的普通员工,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拖拉拽满足个性化需求。
标准化带来的好处,主要还是交付成本的降低。
大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不可避免,而且很难妥协。
标准化能力意味着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从长远来看,这才是B端软件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中国SaaS其实也在进步,早就不是以前那个只能满足小微企业需求的吴下阿蒙了。
对于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中等规模的民企来说,SaaS确实是很不错的选择。
如果中国的市场经济、互联网经济继续蓬勃发展,我觉得,中国SaaS沿着现有的道路前进,就必然可以迎来光明的明天。
但现实给我们狠狠的泼了一盆冷水。
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格局的变化——因为是敏感话题——这里就不多说了,懂的都懂。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中国SaaS该怎么办?
有人说要加强销售——这话肯定没错,创业公司嘛,当然要加强销售。
但是看看中国最顶尖的SaaS公司——几乎无一例外的——获客成本都高得可怕。
这说明不是哪一家SaaS公司的销售能力问题,而是普遍存在的市场问题。
我也提出过中国SaaS要加强创新、要做“+SaaS”——但是这些方法就像创业一样,方向是对的,但是机会可遇不可求。
所以,对于已经深陷其中的SaaS公司来说,怎么办?
我觉得可能有2条路:
一条路坚持做自己,坚持订阅制,坚持标准SaaS的打法。
这种打法,对收入规模暂时就不要有太高要求了。
服务好老客户,守住现金流,该裁员裁员,国央企市场就不要报太高期望。
然后耐心等待风口的变化。
SaaS模式的优势就是收入很稳定,对于成熟的SaaS公司,只要控制好成本,长期维持下去还是没问题的。
而只要我们相信市场经济,相信民营企业,我们就要相信,中国SaaS还有未来。
第二条路是适应现有市场,弥补自己的短板,该妥协就妥协,该转变就转变。
其实在几年前,“要不要定制化”就让很多SaaS创业者纠结。
现在大家已经不纠结这个问题了,而是讨论“怎么高效率的定制化”。
到今天,很多SaaS公司其实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个性化需求的问题。
最近我还看到一个消息:北森与钉钉合作了。
合作的契机就在于,很多大型企业希望购买北森HR系统,但是又担心公有云的安全问题。
而钉钉的“专属钉”平台,则可以解决他们的顾虑。
来源:北森公众号
个性化需求、安全部署等核心问题解决了,那么面对“要求买断”、“要求源码”等难题,我们是否也有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呢?
既能扩大市场范围,又不至于突破经营底线?
毕竟,现在已经不能靠融资生存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才是最实在的。
说到底,客户并不在意你是不是SaaS模式。
SaaS只是软件公司追求稳定收入的一种商业模式。
做出客户需要的产品,才是商业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