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臂猿-企业应用及系统软件平台
张爽 |思维创富教练
《野路子上手视频制作手册》作者
得到、新世相等多平台说书人
持续分享思维创富经验和干货
很久没更文了,谢谢你还在。
过去半年,我专注做了一件事:
学习用视频去生产内容。
然后自己一边学习,一边和王自如出了本书,创造了一套短视频上手的工具型产品。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好好说说过去这半年的收获,以及我为什么要专心学习用视频去生产内容。
15年我开始写作,从公众号写起,然后从“张工”转型为互联网新媒体运营“小张”。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用写作,完成职业上的跨界转型。
之后我嗅到了时代的红利,以及它所带来的机会。
没有一个时代可以像现在一样,只需输出思想和感悟,或者仅仅去分享生活,就能获得很有尊严的收入。
于是,我继续深挖写作这个技能,不仅学习写文字类内容,更开始练习写音频类内容。
我开始签约得到App,成为得到App的签约说书人,开始自由职业,刻意练习用音频输出内容。
看起来好像只是输出形式的转变,从文字变成了音频而已。但背后的输出逻辑我足足刻意练习了半年。
上线得到的第一本书《大卫奥格威自传》整整改了12遍。
公众号文章,启用的是“文字——视觉”系统,属于书面语逻辑。
而音频文案,启用的是“声音——听觉”系统,属于自然语言逻辑,也就是口语化逻辑。
它们是有本质区别的,公众号文章写的好,并不代表音频文案就能写好,相反,有时候,文笔越好的人,越没办法写口语文案。
我用了2年练习写公众号文案,又用了2年自由职业时间主攻音频文案,成为多个平台的签约说书人,并成立了自己的内容工作室。
"文字内容做过了、音频内容做过了,那接下来呢?"
这是我在给自己做职业规划时,问自己的问题。
这个回答毫无疑问是:“视频内容”
微信推出视频号、抖音占据了国民60%以上的业余时间,所有平台都在扶持优质短视频内容。
时代再一次给我们发出了信号:
”嗨,你们该升级了,赶快!”
是的,用视频去生产内容是一次大升级。
你不仅需要输出思想,还需要用口语化、让人能听懂的逻辑输出思想,这还不行,还要加上画面和动效,甚至背景音乐。
这次升级背后的本质是什么?
是让信息传递效率更高。这是刚需!
文字看不懂?没关系,我用大白话讲。大白话还听不懂?没关系,画面帮你理解!
没有人能躲过这次信息传递效率的升级。没有人。
你不更新你的系统,就将被淘汰。
很多朋友跟我反映说,做视频挺难的,更别提做一条好的视频内容了。
其实,让人们觉得难的,不是视频,而是背后的生产逻辑。
为什么?
因为做内容需要你高度专注,沉浸进去,进入心流时间。你只需要保持高度集中,然后让你的思想流淌即可。
但是做视频需要你极度开放,因为视频内容包含主线内容和后期贴素材,还有背景音乐,以及多种展现形式。
如果你平时不多听多看,多去模仿优秀作品,你是很难将一篇好内容,用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的。
说白了,它们是矛盾的。这也是我过去半年在学习做视频内容时,最大的感悟。
模仿别人的视频时,经常跑偏,看着看着就被带跑了,忘了自己要做研究,要系统的看。注意力被切割得稀碎。以至于写内容时,需要很长的进入时间。
所以,后来我开始尝试分割工作流。大块时间准备文案内容。然后再集中时间剪辑和拍摄。
15年,从张工跨界到新媒体,完成第一次跨界转型。
17年,实现自由职业,成立内容工作室,算是第二次跨界。
19年,深耕视频制作,学习用视频生产内容,再次转型。
很多人说我这些年变化太快,但实际上,这几次跨界转型,做内容这个方向都没有变。不断在变化的是输出的形式。
我跟朋友聊天时经常说这样一个比喻:
内容能力是我的树根,我需要它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这个根是我的思想和经历,我吸收越多,经历越多,它越深。
向上的树干是我这些年不断突破的方向,从文字内容、到音频内容再到视频内容。
以前总有人讲“十年磨一剑”其实,现在不用那么久,1年,或者2年,就够了。
而缩短这个时间周期的秘诀就是:
教,也就是把学到的立刻分享出去。
这个公众号建立五年了,如果有读者在最开始关注我,那他一定见证了我所有成长。
我每学到一些技能、每收获一些感悟,基本上都会定期整理分享。18年之前,我基本上都是日更的。
以前我只是觉得这是一种习惯,但现在我发觉,这是我比别人成长得快的核心要素。
在“教”的过程中,学习的知识就被系统整理了,一次次分享的过程中,认知加深了,正反馈也多了。
这些正反馈、加油声,支持着我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和尝试。成为我每次跨界转型的那个最重要的”助力点“
有了这个经验之后,我每次学新东西的时候,都会刻意去想,我怎么给别人讲明白、该如何把知识传递下去。
然后无形中,学会了”把知识降维“的能力。
这也是我之前创立人话内容工作室的一个契机和核心竞争力。单靠这个能力,让我在当时实现了边旅行边赚钱的爽爆了的生活。
所以,学完了马上总结分享,成为了我现在的一个习惯。
”学习为什么不能像打游戏一样?“
这个问题盘旋在我脑海里很久了。
我在做7年复盘时,回顾自己的7年的改变与成长时发现,快速学习能力是我能抓住这些机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但是我是个特别容易焦虑的人,学习的时候也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很苦逼的状态。
所以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人能把知识变成一个游戏就好了,增加趣味性,给及时奖励,让更多人沉迷在学习里。
可惜并没有,或者很少有我希望的那种游戏性的学习产品。
所以,这一次,我想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习为什么不能像打游戏一样?“
所以,就有了这本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书和这套视频制作-快趣拍魔盒产品。
它是一个全新的“生命”,是一个尝试性的创造。
把做视频拆分成 6 个任务模块每天击破 2 个,可不可以呢?
把市面上的视频进行共性分析,直接总结出文案模板,可不可以呢?
玩游戏的过程中,不会的地方我直接用视频讲解,可不可以呢?
没有灵感的时候,用抽卡的形式去选择视频主题,可不可以呢?
把拍摄视频所需要的所有工具包和运营技巧都总结好给你,可不可以呢?
等你拍好之后,上传作品我给你反馈点评,帮你优化,可不可以呢?······
所以,“3 天学会拍视频可能吗?”更像是一场实验、一场集体性参与的实验挑战。
这个过程,与其说我在写内容、做产品,不如说,我在造工具。
一个帮助大家上手视频制作的工具。
但这个工具上线后,又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
”它到底是什么?能帮我干什么?“
很多人给我反馈,不太清楚它的功能。
其实,我都理解,毕竟,这个工具横空出世,前无古人,所以关于功能用法,很多人都不知道。
作为工具的创造者,我想在这里说一说它怎么用。
课程和学习系统有什么区别?
如果用最恰当的比喻,我觉得是“挖土机说明书”和“蓝翔技校”的区别。
传统的知识付费课程,就像一个“挖土机的说明书”,会给你讲很多这个挖土机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但是看完之后,真的让你去开挖土机时,你就很懵逼,因为实践过程中还会有很多问题、就算真的上手会开之后,也没人告诉你接下来怎么挖更多土了。
但学习系统不一样,它是“蓝翔技校“,是一个系统,先给你讲挖土机说明书,明白理论,然后给你准备一大片空地,上面放几台挖土机,然后跟你说:“来吧,上去开开试试”,等你会开了之后,如果你比别人开的好,挖的土多,我还给你包分配,帮你赚回学费。
顺着这个起点,我们才有了现在这个魔盒产品。
我们把“上手拍视频”这件事,变成了一个学习系统,打造“线上视频讲解+线下实物魔盒”的全方位教学系统。
魔盒里包含 4 个创新产品:
1、野路子上手视频制作手册 (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售价 139 元)
这本原创手册,负责让你从 0 到 1,从“不会”到“会”,上手开拍。
2、WOW 灵感卡牌
是一个带有 54 个视频拍摄任务的灵感卡牌,等你用上手手册学会之后,就可以打开这个卡牌,抽卡完成任务,从“会”到“熟练”
3、卡牌上有作品上传二维码.
有了作品之后,可以扫描卡牌上的二维码,上传作品到 Zaaap!App,让老王点评反馈。 如果作品优秀,还会获得更多平台流量倾斜,甚至签约 ZEALER 旗下MCN,让你从”熟练到被包分配”
4、灵感口袋本,可以帮你随时记录灵感以及做笔记。
魔盒是给视频制作新手的小霸王学习机+点读机。它用游戏闯关模式带你学习,然后上面有二维码,可以哪里不会扫哪里。
传统知识付费课程,是“课”为核心,落点是学习,需要正襟危坐,认真听讲,枯燥且无聊。
但这款产品,我更希望它是游戏,让人沉迷,让人上瘾,顺便学到东
西。
所以,我们在魔盒的设计上,砍掉了很多专业术语的讲解,砍掉了很多正规的研发逻辑。
你之前看过的说明书也许是这样的:
魔盒的说明书是这样的:
常规的书是这样的:
魔盒内上手手册是这样的:
普通课程的作业是这样的 :
魔盒里帮你熟练的任务是这样的:
关于它的用法,其实也很随意,等拿到它了,我希望你能把它“玩起来”,而不是“学起来”。
所以它的用法,其实很随意。
这里仅仅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
Step 1: 收到魔盒后,先看使用说明.【或者先拍照发朋友圈也 OK 】
Step 2: 打开左侧教(游)学(戏)手册,按上面的引导开始学(闯)习(关)【已经上手的,直接打开右上角卡牌,抽卡完成任务即可】
Step 3: 用手册学会了之后,开打灵感卡牌,每天抽一张,按照任务指示完成任务。
Step 4: 作品完成后,扫描卡牌二维码,上传作品,等待老王点评。
Step 5: 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在手册内问题收集页扫码上传问题。或在老王的知识星球内提问。
很多人听到“闯关”都很好奇关卡设置是什么样的?每一关都是什么?,现在,就把关卡大公开:
1、它不能帮你成为大师级Vlogger,但 3 天上手开始拍,它可以!
2、它不能告诉你拍什么会火,但给你提供源源不断的拍摄灵感,它可以!
3、它不能让你一下子赚个百万千万,但开启一个副业,多一个技能,它可以!
4、它不能变成真人老王直接跟你对话,但 400+分钟的视频讲解,比真人还真实!
5、它不能让你拥有现实版的同班同学,但知识星球里,你的所有问题都能得到解答!
6、它不能像真实对战游戏那么激烈,但少喝2杯星巴克的钱,换一个踩风口的机会,它可以!
(PS:它不能干什么,能干什么,期待你体验之后,给我更多回答了)
所以,3天到底能不能上手视频制作?这是一次实验,如果你也希望参与其中,可以扫这里,下单购买测试一下:
另外,作为研发者,现在购买是最划算的。
为什么?
理由有 3:
1、现在预售期,139 原价,7 折 98 就能买到。(6月18日24点,恢复原价139元)
少喝2杯*巴克,你能买到一套实物魔盒。
还没完! 还有我们花了大几十万拍的课程视频,也弄成二维码放书里了······
2、我希望你拿到它之后,不仅要看表面的内容,也可以去看下背后的创作逻辑。
3、如果你因为这个点子深受启发,希望你也可以去创造一个属于你的好用的工具。
最后,我想说:
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多竞争,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另辟蹊径。
去创造,而不是去竞争。
无论是做内容,还是做视频,去做不一样的那一个!
作者|丫丫 编辑|Cystal
- END -
觉得有启发,点个“好看”,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视频制作魔盒,开启副业赚钱
持续“留言”,
是练习思考、表达和写作的最佳方法
如果您喜欢丫丫的文章,请设“置顶”哦。点击最上方蓝色字体“你只是不敢想而已”→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点击阅读相关文章
本文来自你只是不敢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