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一款SaaS产品需要避开的N个深坑(上)

SaaS 公司如果能够解决产品的问题,是能够有规模和利润的。

文  |  菜小秘CEO 李东林


  编者按 


如何做好一款 SaaS 产品?这看起来不是一个大问题,却又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很多人对自己做的产品充满了自信,但到了客户手里,就被各种吐槽。


做一款好的 SaaS 产品会踩哪些坑?今天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在 B 端做了十几年产品的菜小秘的CEO李东林,他从产品的 MVP 阶段、需求管理、产品设计三部分总结了需要避开的坑。


  正文  


今年11月中旬,受崔牛会崔强之约,在苏州举行的2023中国SaaS大会做了一场产品闭门会的分享,主题是“做好一款SaaS产品需要避开的N个深坑”。基于前面十几年做 B 端以及近几年操盘 SaaS 创业的实践经验,做了一些整理和分享,闭门会受到了热烈的反响。今天也给公众号的读者来做一些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中国的 SaaS 赛道走到今天的场景,追根究底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1. 客户需求相对分化,付费意愿,能力相对弱;
2. 中国整体 B 端产品力非常弱,国内更多都是项目性产研人才,中国所谓的 SaaS 公司大部分都是旧瓶装新酒的项目公司而已。
其中,后者的原因更甚,经过这几年的创业实践发现,SaaS 公司如果能够解决产品的问题,是能够有规模和利润的,只是近些年,相对发达国家营收规模以及利润会少一些。
太多人低估了一款差的产品对产研、销售、实施、客户成功等带来的巨大的额外成本。现在,如我之前预测,大量所谓的 SaaS 公司基本都是陷在泥潭中,进退两难,还不能速死。(具体可以参考“原则系列-2020 终章之 SaaS 能够走多远”
而如今,国内又有很多 SaaS 公司在考虑出海,我觉得现在的根本问题如果不在市场,产品在国内都没有做好,出海,在国外更复杂的环境下,绝大多数公司只会死得更惨。
做好一款 SaaS 产品面临的深坑非常多,而且很多都是无法回头以及修复之坑,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难度以及挑战巨大,这是 SaaS 这种产品的形态以及实现方式决定的。希望将来 GPT 的发展改变软件的交互以及底层实现架构,降低 SaaS 产品可持续发展的难度,从而整体性地拯救中国 SaaS 于水火,关于这个可能性,后面有机会再单独写文章分析。

关于做好一款 SaaS 产品在各个阶段可能面临的深坑,我部分性地整理说明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1

MVP 阶段的坑

1. 选择大客户作为种子用户。
很多时候做一款 SaaS 产品的起因,是因为创始团队拿到了大客户的资源,想给大客户做的同时,做一个标准化的产品来满足行业的需求。于是,他们就会非常高兴地拿大客户作为 MVP 阶段的种子客户, 殊不知,越大的 MVP 阶段客户可能是越大的一个坑。
选择大客户作为种子客户可能有如下问题:
前期,大客户的需求都是相对比较复杂的,产品推出周期会相对较慢,产研成本也相对较高,前期 PMF 成本会较高。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原来针对大客户的版本,很难匹配腰部以及中小客户,用起来体验会非常差,B 端产品要做减法非常难,导致产品目标用户受限,这种情况尤其在行业 SaaS 场景要小心,一般来说,行业 SaaS 只做大客户是不够的
通用 SaaS 领域,一般来说,大客户和中小客户是要完全分产品线的;行业 SaaS 领域,大客户和中小客户可以通过一条产品线的权限来区分不同的版本。
前期尽量从中小客户及腰部客户切入是比较好的,这样操作,产品推出速度快,产研成本低,也能更好地做加法向上延展。(B 端产品加法容易,但是减法很难)
2. MVP 阶段种子用户的画像差异大。
通用 SaaS,即使是垂直行业 SaaS,用户画像实际上也是多种多样的,以笔者在做的生鲜供应链 SaaS 为例,行业里面有蔬菜客户,水果、水产客户,蔬菜这边要有叶菜类、干货类、菌菇类,有自营,有寄售类,有混合等等等。每种不同画像的客户的需求也是挺大的。
很多时候,我们前期种子客户以及前期推广阶段,如果客户太分散,整个需求就会非常分散,产研团队疲于奔命,产品一下子变得复杂和臃肿,销售、实施售后团队也会变得非常被动。
对行业里的客户画像分类,将需求集类似的客户放在一起,一类一类客户地做,一类一类的去吃,整个产研团队、销售团队、客户成功团队都会非常聚焦,并且更加从容。这也有助于将一些需求真正做透,让产品更加锋利,市场的获客速度也会变快。
3. 过于高估自己想象的需求。
很多时候,前期阶段研发,我们为了自己规划的战略需要,基于客户的一些实际需求,很容易去想象放大一些客户的需求,然后提出一些和自己战略规划吻合的产品解决方案,最后,在产品推出之后会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这里笔者介绍一点在 MVP 阶段以及后期阶段判断需求价值的经验,首先是需求无法被创造,客户所有的需求是线下真实存在的,而且绝大多数已经被客户用各种手段解决了的,可能线下解决用的是微信、excel、本子、电话、计算器、口头交流等等。

评估一个需求的价值,有一个很重要的办法,就是在线下观察或者参与客户的工作,看线下客户工作中,计算或者协同方面花时间最多、最麻烦的地方,这样的点一般也是需求价值比较大的点,然后考虑怎样通过 SaaS 产品的方式将他们线下解决问题的方式替换掉,并且大幅度地提升效率。

02

需求管理的坑

1. 不断地做广需求,没有将一些真正高频痛点做深做透。
打造一款 SaaS 产品,就像打造一把剑,最重要是要打造剑尖的部分,如果没有锋利的剑尖,只有剑身,毫无疑问,这把剑是没有杀伤力的。
一般 B 端的场景,每个用户角色的高频痛点是不可能多的,否则这个目标客户的组织设计肯定是不合理的。一款 SaaS 产品最关键的要抓住真正高频的核心痛点,努力打透。
以笔者所面临的行业为例,生鲜的经销商最核心痛点的其中一个就是赊欠的管理,为了解决这种痛点,需要一系列的手段,赊欠数字化管理,风险预警,赊欠分享,线上还款,赊欠签字确认,律师函,保理业务等等,你发现其实要将一个核心痛点打透难度是非常大的,要不断的打磨剑尖。
没有打透核心痛点,而去做大量剑身的臃肿功能,显然,需求优先级上是有问题的,很多时候也只是徒劳。
每款产品都要思考真正要解决客户的核心痛点是什么,怎样在核心痛点的解决上持续努力做到最好,从而超越所有竞争对手。
2. 希望将所有低频的场景都线上来实现。
频率是衡量价值很重要的维度,低频场景的长尾需求,意味着这种功能价值也是有限的。但是,有时候因为要完成业务的闭环,不得不帮助客户解决这类需求。
面临这种场景的时候,需要考虑是否可以基于已有功能的组合来实现客户的需求;或者用线下的方式结合已有的功能是否可以让客户完成这种需求,而不是要另外开发来解决这种需求,即使这样的解决方式让客户看起来没有那么方便。
这里有两点:
a. 不是所有需求都适合线上解决的。
很多时候,线下解决更方便,特别是一些需要很多信息输入才能解决的低频场景。比如:薪酬管理,很多低频特殊场景线上完成是非常麻烦的,很多时候都是线下用户自己算好,通过线上的调整项,手动输入结果解决就好。
b. 不是所有需求都需要让客户在线上很方便地完成。
很多是否需要考虑产品体验、技术成本、产品未来扩展性、生长性等各种维度的平衡。比如:订单的修改,很多时候就可能利用已有的订单作废+新增订单来解决,而不需要新增功能。
将低频场景都考虑线上来实现,产研成本非常高,也会传导到后续的各个部门的成本。另外,产品会越来越臃肿,产品难以生长和可持续发展。
3. 关注显性需求,而没有关注隐性需求。
除了关注大家可以明说的显性需求以外,要关注组织内部,用户之间的隐形需求,这些隐性需求很多是不可为外人道的,但是,如果真正考虑到并且可以妥善解决,是可以让用户拍案叫绝的。
隐性需求有可能是信任问题,有可能是一些角色之间天生的利益博弈问题。在笔者所在的生鲜批发领域,因为生鲜非标易腐,价格也不透明,合伙人之间,老板和销售之间,上下游之间实际上都有大量的因为账目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任问题,这些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可以通过合适的功能来进行满足的。

这些隐性需求的解决,很多时候是相对于效率相关需求问题,更有价值的。

03

产品设计的坑

移动端优先
移动端优先是我们听了很多年的一句话,当年移动互联网刚起来的时候,国外的很多 SaaS 公司也犯了类似的错,做 B 端产品的时候,希望所有功能都在移动端来实现,最后发现移动端变得非常臃肿,而且绝大多数功能根本没有人使用。
B 端的用户人群很多因为是工作场景,都是需要坐班的;另外,B 端人群需要处理的信息大多数是相对 C 端复杂很多的,很多操作是不适合在手机端操作的,很难想象长时间对着手机工作的场景,手机端更适合处理碎片化的需求。
在 B 端产品里,整体上,手机端还是要保持轻盈的状态,类似起到产品翅膀的作用,大屏端起到身体的作用,一些相对重的功能放在大屏端,一般来说如下的功能可以考虑放在移动端:
  • 经常需要移动的人群的一些功能,比如:老板和销售;
  • 需要在移动场景里面使用的功能,比如:一些数据查看,审批流等等。
整体上要保持移动端的轻盈,让其可移动,不可让其过重。
这次主题篇幅有些长,关于其他的关于产品设计,产品节奏,组织方面的十个坑点我在下篇文章里再说明。
把产品做好是 SaaS 公司的本源,在解决产品问题之前,其他任何的解决方案,所谓 SaaS+n,低代码、PaaS、出海等方式来企图解决问题,都是隔靴搔痒,反复折腾而已。

2023中国SaaS大会资料获取

【云图】牛透社公众号发消息“云图”获取全版云图。

【崔强的演讲PPT】牛透社公众号发消息“大崔2023”。

*欢迎星标🌟牛透社公众号,即时获取更多 SaaS 洞察。
-精选文章-


-推荐阅读-

SaaS 观察  |  SaaS 20 年  |  信创  |  SaaS 之辩
云计算  |  销售兵法  |  客户成功  |  大崔侃 SaaS
崔牛读书会  |  对话 SaaS 创业者  |  To B 营销
Cloud 100 China  |  SaaS 生态  |  SaaS 内卷




星标 牛透社 SaaS 洞察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