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臂猿-企业应用及服务平台
走过疯狂和浮躁,洗牌过后,众筹行业最终还是向阳而生。
作者: 二楞
来源: 锌财经(ID:xincaijing)
420万条!这是我们在百度搜索“众筹失败”时得到的结果数据。如果按照4分钟读完一篇文章算,那么看完这些结果,需要花费32年。
而这一波众筹兴起至今,还不到4年。
2015年,众筹被视为互联网金融的第三波浪潮。那一年,各种形式、不同规模的众筹项目不停出现在朋友圈、微博和媒体之中,走入人们的视野。
这个新事物,因为监管空缺,行业不自律,信用环境恶劣,熄火了。
上周一,读者徐潇向我们爆料,杭州某知名众筹平台在春节前出现近100人的调整,占总人数的25%。我们专门就此事联系上了该公司前员工李萌,而上述说法得到了证实。
这已经是该公司第二波裁员。李萌之前所在组的成员已被裁去一半。她明显感觉到,这一次还会有更多人拿到OUT牌。
尴尬,是该公司创始人王冰回顾这段日子时的总结。他向我们披露,公司正在进行进一步的业务调整,众筹在该公司的业务收入比例正逐步下降到1/3。
这只是冰山一角。据人创咨询最新统计,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国处于运营状态的众筹平台只有185家,几乎是2016年12月底时众筹平台总数543家的三分之一。
众筹并没有消失,但很明显,它正处在深寒之中。
“公司因为业务挑战,有一大批优秀员工溢出。哪家公司需要可与我联系。”
不久前,王冰在多个微信群里留下这样一段话。
王冰创立的公司曾被看做是众筹平台中的隐形巨头。
2016年至2017年,被认为是行业的洗牌期。根据《中国众筹行业发展报告2018(上)》,截至去年6月底,全国共上线过众筹平台854家,其中正常运营的为251家,而下线或转型的为603家。
这意味着,到去年上半年为止,有七成众筹平台,已经退出了市场。
而众筹项目正在往头部平台聚集。那时,王冰在工作之余,还会和杭州企业圈的朋友打打牌。
但2018年7月份,由P2P暴雷引起的新一波民间金融信任危机,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王冰和他的平台。
从2018年7月之后,王冰拒绝了很多媒体的报道,他的牌友也有大半年约不到他了。
如今,众筹从业人员缅怀的,还是2014年至2015年时候的风口。他们无法想象,众筹行业的未来会是怎样。
世界银行曾经做出过这样一个预测:到了2025年,世界众筹行业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其中中国的市场规模,有望占到六分之一。
在2019年年初的寒风中,举步维艰的众筹平台,是否能够等待,500亿美元市场的到来?
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未经教育过的市场,非成熟的投资人,最终也为众筹的衰落埋下隐患。终于,从2016年起,不少众筹项目进入退出期。行业乱象,爆发了。
2016年,众筹行业爆出多起风险事件,其中包括36氪股权投资、众筹界和原始会等平台,主要涉及涉嫌欺诈、未能按期放款、拖欠还款、项目运营失败等问题。
王冰向我们透露,他经营的众筹平台,已上线2300个项目,纠纷率在7%左右。
每个纠纷项目涉及到几十个投资人,因为不能担保,不能兜底,不能增信,处理过程还是让他的平台头痛不已。
沈林便是其中一名纠纷项目的参与者。2017年12月,她向我们爆料了她的经历。
一切起源于在2016年5月,沈林在某众筹平台上看到了一个燕窝众筹项目。“让最传统的燕窝来一场华丽的变身”,这个文案深深吸引了她。
在项目的推广视频中,这对90后“姐弟”想要把燕窝融入英式下午茶,让燕窝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沈林着了迷。
她想象着,如果这对姐弟按照在马来西亚等地的模式推广他们的产品,再结合民宿开线下门店,她可以很快拿到分红。实现财富自由,近在眼前。
沈林投资的燕窝项目 图片截取自宣传视频
最终,这起众筹认筹总额达到180多万,有28人参与帮助 “姐弟 ”实现创业梦。
4个月后,趁着电影《大鱼海棠》的热度,这对姐弟进行了第二次众筹,标题为“把大鱼海棠装进一杯燕窝”,认筹总额近50万。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走到了另一端。这对“姐弟”闹掰了。
燕窝项目中的“弟弟” 图片截取自宣传视频
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姐弟,而是为了实现各自利益搭建的临时组合。暗流涌动,这两位发起人竟相互爆黑料,而线下燕窝体验店却迟迟未开。
从期待到失望,沈林突然意识到,这个项目无法继续进展。但真相,超出了她的想象。
我们了解到,两位90后发起人原计划在众筹完成后成立一家注册资本200万的新公司,其中共建人的120万众筹款将被投入,其余的80万由两位发起人之前成立的老公司认缴。
而在2017年9月12日进行第三方审计时,沈林却发现,老公司的出资额仅13.5万元,而共建人的钱却被花在了老公司的供应链管理费用、员工工资、品牌管理费用等上面。
即便是进入退款程序,当时还有15.9万没有退还给共建人。
经历了这场闹剧,沈林选择了妥协。最终,平台方找了其他资管公司,将参与该实体品牌众筹股东的股份,以7.5折全部回收。
沈林的经历,不是个例。
“当时参与众筹以为能够财务自由,没想到是拿自己的钱,成就别人的梦想。”参与过某孵化器的股东李文在微信群里说道。
他在众筹平台上投了3、4个项目,但没有一个项目实现盈利,本金都不一定拿得回来。
2015年孵化器众筹项目非常火爆。当年5月9日,杭州首家资源众筹孵化器极客创业营推出,投资人包括当时经纬中国合伙人曹国熊,华睿投资集团董事长宗佩民等。
该项目总计100万的认筹额度,发布1小时内认筹金额超过25万,并在发布48小时内,众筹目标达成。
在双创最火爆的那几年,也是早期风险投资最火热时期,更是政府补贴最多的时间。在理论上,李文所遇到的情况,并不应该出现。
但实际上,参与众筹的股东并不能非常清楚参与项目的具体经营状况。随着谎言逐渐被戳破,投资人一声叹息。
走过了“财富自由”背后的坑,沈林和李文至今没有参与过任何众筹项目。
曾被众筹乱象伤透了心的投资人,历经行业3年洗牌期后,又将如何重拾信心?
监管的空白,行业不自律。这是众筹行业乱象丛生的根本原因。
对此,马双感同身受。
2014年,还在念研究生的马双,在学姐的引荐下,参与了杭州Zoo Coffee的众筹。整个项目需要3年1000万的资金,其中大股东拿出510万,剩下的490万由众筹获得。
年轻气盛,血气方刚。马双做起了咖啡店的美梦。何况大股东还做出的承诺,3年最坏也能保本保息,可以说是“刚兑”。
Zoo Coffee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向家里要了5万元,全部投入到这个项目。
他的家人也怀疑过这个项目。甚至有法律背景的亲戚曾苦口婆心地劝说过,如果咖啡馆经营顺利,一切都不是问题,但万一经营出现问题,刚兑几乎是空话。
但他没有听进去。他执拗地深陷在这个由金钱交织的美梦中。
这是马双人生中的第一笔投资。他天真地以为,赚钱的机会已被紧握在手中。只是当时他并不知道,大股东承诺认缴的510万元,实际出资只有20万。
2017年底,3年退出期一到,亲戚的警告,一语成箴。保本保息的承诺,无奈成了一张空头支票。
共建人,自然无法接受这个结果。
2018年6月份,位于锐明大厦的Zoo Coffee悄然倒闭。锐明大厦物业方面负责人告诉我们,当时这家店甚至还没有偿还部分充值卡的资金。
“最怕的不是这家店倒闭,而是还有其他的债务。”共建人王强认为。
“你无法证明他们在财务上动了手脚,比如材料成本,上浮20-50%都属于正常情况。”众筹股东吴庆向我们透露。
即便大家对财务报表等都存在疑虑,但会计和财务是同一人,是由大股东们招聘的。
当时甚至也有工作人员表示,店铺的经营状况尚可,流水稳定,但具体的成本和支出他们并不清楚。
发起人将倒闭的原因归咎于广厦锐明大厦因修建2号线沈塘桥站影响了客流。但这个理由显然不能让众筹股东们信服。
直至倒闭,众筹股东恍然发现,他们根本不知晓咖啡店真实的资金状况。
据吴庆透露,这个项目的三位发起人此前曾有一个P2P项目,不仅自己投入了不少钱,还拉了很多朋友投。
在2018年第三季度的P2P暴雷潮中,这个平台未能幸免。
吴庆告诉我们,和她一同参与咖啡店众筹的一位股东,曾在这个P2P平台上投了超过300万。
最终他以股份质押的方式,拿回了咖啡店10万元众筹款。这10万元,还是以发起人的文化创意公司名义转账过去的。
至此,吴庆仔细回想。这些事情在当年的财务报表上和股东大会上并未被提及。而在司法拍卖之后,公司还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偿还,更是没了消息。
众筹股东们转而质问发起人。起先,发起人则以“投资存在风险”为由搪塞。最终,不耐烦的发起人,在微信上把众筹股东们拉黑了。
联系不到发起人,还能怎么要回钱?群里只剩沉默。
另一边,虽然发起人上了老赖名单,但他们通过其他途径还开出了一家餐馆。他们的生活依旧光鲜。他们之后没有再提起过这个众筹项目,仿佛众筹股东的四百多万元,从未出现过。
Zoo Coffee受害者微信群
在整个过程中,众筹项目信息不公开透明,发起人刻意隐瞒成立的P2P暴雷事实。他们获取了共建人的信任,却转手将乱摊子,丢在共建人的面前。
众筹发起人缺少自律,市场又缺少监管,当众筹项目死亡后,共建人又能怎样面对这个不愿意接受的事实?
每当路过广厦锐明大厦,马双总是百感交集。这是他的第一次投资,也是他投资路上的第一堂课。
事实上,一些众筹项目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存在虚假宣传、财务作假甚至涉及非法融资、金融诈骗等犯罪活动。
这些现象在股权众筹市场,更为严重。
“股权众筹基本不看好,物权众筹和消费类众筹马马虎虎。”这是杭州某FA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沈靖在去年11月份给出的评价。也是他经历众筹兴起3年后的反思。
“真的好项目,怎么会缺钱呢?”沈靖认为众筹的初衷是帮助缺少资金的创业者或有创业想法的人,但目前部分众筹已经变了味,更像是一种营销手段。
对于中小个人投资人来说,取得投资高收益本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中小投资者既没有办法做专业的VC投中数百倍回报率的早期项目,也没有办法参与上市公司定增或是高收益的私募基金募资。
众筹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大门。只是,他们缺乏对于风险和回报的理解。“好项目根本是抢不到”,这也是投资人真正需要做好的心理准备。
而监管层也关注到众筹行业的一些问题。
2018年12月初,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提及证监会正在制定完善《股权众筹试点管理办法》,准备先行开展股权众筹试点,建立小额投融资制度,缓解小微初创企业的融资难题,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这是继2016年4月,证监会等部门发布《股权众筹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后,监管层的又一个重要举措。
投资人对未来一个更加规范化的股权众筹市场,充满了期待。
另一面,根据众筹家发布的数据,2018年上半年共有48935个众筹项目,其中已成功项目有40274个,占比82.30%;2018年上半年成功项目的实际融资额达137.11亿元,与2017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4.46%。
走过疯狂和浮躁,洗牌过后,众筹行业最终还是向阳而生。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作者: 二楞
来源: 锌财经(ID:xincaijing)
本文来自运营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