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BI工具选型,用这4招就够了!

 作为BI老司机,被粉丝们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BI的选型。有的是刚准备上BI的中型企业,有的是因为之前采购的BI与自身需求不匹配,想换BI。

 

这几年来,随着BI市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了很多厂商,BI的功能也得到很大的丰富,不过目前BI领域没有形成很统一的共识,许多BI工具在功能点上各有侧重,在产品性能上参差不齐。

 

所以对企业来说,如何采购最适合自己的BI成了个难题。一款合适的BI工具,能帮助企业在做决策时有据可依,让业务发展如虎添翼;而不合适或者低效的BI,非但不能起啥作用,还可能让业务决策出现偏差。

 

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我的BI选型三招。分别是:BI基本功、与企业需求匹配度、性价比、技术支持和服务。以下逐一分析。

 

 

1、BI基本功

 

何为BI基本功?

 

BI产品最起码要具备从数据接入、到数据处理、再到数据分析的基础功能,然后看这些基础功能是否好用。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衡量数据处理、数据源支持、数据分析、可视化等指标来评估BI产品性能。

 

如何衡量?

 

要衡量数据处理能力,可以从两个角度,一个是够不够快,一个是能不能支撑海量数据处理。

 

就拿我们公司一直用的帆软FineBI来说,在高性能Spider引擎的加持下,可以做到亿级大数据在BI前端快速的拖拽分析和展示,相当强大。

 

值得一提的是,FineBI特色的自助数据集功能,大大降低了BI工具的使用门槛,就算是不懂技术的业务人员也能快速上手,通过鼠标操作就能进行自助分析,我们公司用下来,对数据处理效率的提高还是非常明显的。

 

 

 

在数据源支持和数据分析层面,Tableau、PowerBI、FineBI这些主流的敏捷BI工具做的比较成熟了,既能支持各种丰富的数据源,也能搭建出各种数据分析经典模型,别选太小众的就问题不大。

 

可视化也是BI工具的重头戏,然而各家厂商的可视化水平有所差距。在图表丰富度和美观度上,FineBI做的非常出色,不仅内置了超多精美图表样式,如柱形图、折线图、饼图、雷达图、气泡图、热力地图、GIS地图等,如果觉得不够,还可以去帆软市场直接下载各路大神们设计的图表,效果非常惊艳,妥妥地满足各种分析场合。

 

 

除了图表丰富度,各家厂商的设计风格也不太一样,就拿大屏来说,我个人比较喜欢FineBI的风格,简洁直观、一目了然,支持上探下钻,支持图表间联动,一个人时可以自由进行探索式分析,做汇报时能够轻松hold住各种场合,深得我们公司数据分析师的心。

 

 

这样的大屏设计起来也不麻烦,用鼠标就能完成,FineBI还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数据,自动推荐可视化效果,效率很高。

 

2、与企业需求匹配度

 

市场上BI厂商众多,做的好的也不少,但厂商们在技术和功能上各有侧重点,企业在BI选型中不光要考虑到的产品性能,还需要考虑产品功能与企业需求匹配度。我就见过很多企业在花了大价钱采购了BI后,由于不能满足自身需求,最终只能沦为取数工具......

 

企业具体要考虑哪些需求呢?

 

比如:企业数据量、现有信息系统状况、数据整合难易度、业务类型、业务常用分析模型、业务规模、BI主要使用场景、BI主要使用人员等。

 

从需求出发,再衡量BI产品是否能支持企业业务分析,最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性价比

 

十几年前,BI市场都是国外厂商的天下,BO、Brio、Cognos、MSTR等,都是老牌的BI厂商。当时可没有性价比一说,这些厂商按产品+用户双重收费,卖得很贵。后来以帆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崛起,给BI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技术上能和国外领先水平媲美,在产品价格上也优惠得多。

 

 

凭借着小米式的极致性价比的策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壮大,现在帆软已经成为了国内BI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领头羊,力压一众国外厂商,成为了国产软件的骄傲。

 

4、技术支持和服务

 

一个BI项目的顺利上线,绝对离不开一个专业的项目实施团队,而现在市面上很多BI厂商都是依靠代理商来实施(采购过BI产品的都知道,由原厂进行实施服务有多重要)。这方面,Tableau、PowerBI这些国外领先的厂商做的也不好。就拿Tableau来说,他们仅在上海设有办事处,实施部署只能靠代理商。

 

作为本土厂商,帆软FineBI在整个销售、实施和服务的流程都由原厂服务,服务水平杠杠的。除了专业的项目实施团队,帆软还搭建了业内知名的帆软社区,社区里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文档、视频、直播、活动,更有活跃的答疑交流氛围,与60w数据人一起抱团成长。

 

 

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企业上BI是大事,需要结合自身实际需要,多调查、多对比,最好亲身体验,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工具。


本文来自大数据分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