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思马春荃:全民AI背后,企业如何才能不被科技消灭?

开年至今,科技领域热门到破圈的话题,非人工智能莫属。引领这波“全民AI”热潮的,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Generative AI)。简而言之,就是人类提出问题,AI按照近似于人类的思考方式给出答案。由于目前供给机器学习的并非实时数据,AI对某些问题给出的答案,有时看起来稍显过时和中庸。假如一位销售经理想知道“签单之后如何跑通企业财务流程”,按照以往多数企业遵循的一套传统而繁杂的制度,AI可能会给出这样的答案:

第一,你要把合同文件交给财务审核归档;第二,你要向财务提出开发票的申请;第三,你要等财务开出发票后寄给客户;第四,你要确认客户收到发票并给己方企业支付款项……
而在客户那边对接这个项目的人员,同样要跑完差不多的一套流程,经过层层审核之后,才能完成支付。在双方各自从第一步到第N步的流程之中,每一步都意味着数小时到数天的无意义等待,时间就在等待中被消磨掉了。
要知道,这还只是拿一个相对简单的“签单—开票—支付”流程为例,如果是大型企业的复杂项目,可能同时有成百上千个涉及财务的步骤,在不同的团队和管理层级之间流转。从财务专业视角来看这样的流程设置,严谨固然是严谨了,可造成的企业运营效率降低、人员和时间成本损耗,是不容小觑的另一本账。
“这也太不智能了吧!”现代打工人和企业老板同声哀叹。如果AI用表情包来回复,大概也是一张无奈的哭脸。
但如果AI能了解到人类产品经理的最新成果,它就会知道,已经有致力于优化改造财务流程的科技公司,对上述令人沮丧的问题,给出了简洁、优雅的答案:
收支一体,业财融合。弹性敏捷,广泛连接。
这是合思(HOSE)公司创始人兼CEO马春荃的思考。在他看来,一切财务流程究其本质,是资金流、票据流、财务信息流这三种数据的流通。过去我们切身感受到的繁琐不便,是因为三种数据都分别在一个个“黑箱”里流动,彼此隔离且不透明。而打破黑箱的工具,就是能够促成“三流合一”的财务软件,犹如四通八达的软管,串联企业组织架构的各个模块,和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流水至柔,大道至简,合思公司的英文“HOSE”本义就是“软管”,马春荃创业近九年,想用科技做成的软管,解放被困在财务流程里的公司人。
无需报销 & 无人驾驶
合思是从“报销”这件小事,切入财务管理SaaS赛道的。从2014年开始,合思凭借旗下主打产品“易快报”攻城略地,成为帮助企业客户实现财务信息链条数字化改造的领军者。根据合思的统计资料,至今已有超过6000家企业成为合思的付费客户,超过300万人拥抱合思倡导的“无需报销”理念,成为掌握先进生产力工具的“未来财务人”。
易快报成功的内在原因,来自马春荃对用户痛点的洞察。“天下人苦报销久矣。”马春荃说,“每个人都讨厌拿一摞发票去报销,每个人又都离不开这件事。”合思的解决方案,就是一面通过软件优化流程,实现自动化处理;另一面建立企业消费平台“合思商城”,把差旅、餐饮、办公用品等常见的企业消费环节的大量供应商聚合到平台上,实现预算审批、采购比价、公对公支付的一条龙服务。而这两条路径能跑通的外在原因,则是在政府主导下的电子发票普及浪潮。
“你会发现每当一个时代更迭的节点,过去的工作方式,包括你使用的工具设备就out了。”马春荃说,“电票替代纸票,让企业费控管理这件事的全面数字化成为现实。而未来AI的普及,可能又会消灭掉组织管理和沟通的很多中间环节,我们的系统也需要随之迭代升级。”这就是合思在当下提出要从“费控报销与聚合消费平台”转向更加全面的“财务收支管理平台”的价值锚点。
一个带有预见性的巧合是,去年合思联合艾瑞咨询发布了全国首个企业费控分级标准,把“无需报销”类比为交通工具的“无人驾驶”。今年3月,微软公司把震惊世界的GPT-4大模型引入Microsoft 365办公软件,称之为“Copilot”(副驾驶)。合思同微软的理念不谋而合,都认定技术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利用智能工具将人类的肢体动作从方向盘和油门上解脱出来,让人类的大脑摆脱机械低效操作,更专注于思考战略方向,从事创造与决策。从这个意义上,如果说AI的进步“奇点已至”,千行百业都将迎来颠覆式变革,那么合思的愿景,就是做成财务收支管理领域,最高效的人工智能平台。
降本增效 & 不可替代
一个问题随之而来:人工智能会取代人吗?
“如果从我们为客户降本增效的层面来看,人力成本的节约,是能算出来的。”马春荃举例说,有个中型规模企业的老板告诉他,用了合思的系统,平均每百名员工的团队,能省下1.5个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一个半”财务人员被裁掉了。实际上,现代企业的专业财务工作者,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从海量的财务数据中总览全局,把握企业具体业务的脉络走向,为决策者提供经营管理的战略性意见。省下日常办理繁琐事务型工作的时间,财务可以集中精力在真正的价值创造上。
更何况,财务人员还肩负着合规与风控的责任。“AI只能是辅助管理工具,永远无法直接代替人类做出决策,因为它承担不了这个责任。”按照马春荃对“未来财务人”的定义,企业的每个员工包括老板,无论身在哪个业务板块,人人都应该懂财务,人人都是财务人,才能形成有合力的组织,所谓“业财融合”的意义正在于此。合思的“软管”如同叶脉,通达企业这棵大树的每一片叶子。
那么“弹性敏捷”又当作何解释呢?正因为财务数据的流通体现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反过来讲,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风云变幻,业务层面随之灵活调整,也要求财务管理系统具备柔韧应变的能力。合思要做软管而不是硬管,马春荃在老子《道德经》中读到“交易之道,刚者易折”,深有感触。过去三年,在营商环境的剧烈动荡中,他看到了很多企业客户由于不能快速变革而折戟沉沙,也同样看到了大量“敏态组织”的涌现。
马春荃举出一家连锁餐饮企业为例,这是在全国拥有150余家门店、2300多名员工的知名餐饮品牌,为了应对疫情管控导致门店停业的困境,企业决定全面转向外卖配送。几乎是一夜之间,150余家门店的财务核算工作流程全部打散,变成了每天上千人、每人上百单的独立进程,财务工作的复杂度呈几何级数飙升。这时候,企业决策者就面临两难抉择:如果都靠人工核算,会造成大量人力成本浪费,况且当时也无法紧急招聘更多的财务人员;如果新建一套配送管理系统,浪费的就是整个集团应对危机的时间成本。对于强调现金流的餐饮企业来说,多耽搁一天,就会增加数十万元的亏损。
所幸,这家企业是合思的客户,敏捷的“软管”发挥了作用:企业的财务总监只花了半天时间,就利用合思的无代码平台,搭建出一个连接原有门店前台点单ERP系统和每个员工、每一单配送记录的外卖管理纽带。在合思的赋能下,每一笔交易数据都清清楚楚,企业最终扛住了闭店的极限压力,度过疫情困难时期后,重回增长轨道。
从这个极端案例也可以看出,合思强调的“广泛连接”,其出发点并不是另起炉灶,取代企业原有在用的管理系统,而是更多起到“能力纽带”的作用,令一家企业内部的多种不同软件模块更好地协作,这也是基于现实商业生态的考量。马春荃表示,经过几年的耕耘,合思现在已经服务众多大型国企客户和民营的专精特新企业,对于这些要么具有超大的组织架构,要么在垂直领域拥有独特业务模式的客户们,不可能让客户把所有业务数据放在一个平台上。“All in One是不可能的,也没必要。”马春荃说,“复杂的组织会形成自身的生态,我们是要成为生态之中的连接管道,客户也更看重我们的可延展性。”这是在竞争激烈的SaaS赛道,合思自身的差异化特质。
“我认为每个组织都应当明确自身的能力边界,广泛连接才能共同造就生态繁荣。”马春荃说,“还是《道德经》里的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品牌升级 & 变与不变
4月19日,合思公司在北京召开了品牌升级暨春季产品发布会,公布全新的品牌形象、品牌战略和产品体系。我们提前问了马春荃几个问题,下面是关于这次发布会的“快问快答”。

Q为什么要现在做“从易快报到合思”的品牌升级?
A其实一开始创业我们就叫合思,我的初心就是做hose(软管)。只是对于创业公司来说,需要有个很小的切入点,一听名字就让客户记住你是做什么的,那么“易快报”就是主打“报销”这个点。但是现在我们的能力和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已经大大延展,易快报这个名字不能承载公司所有的业务。所以,品牌升级是我们现在的战略使命。
Q合思的品牌内涵是什么?
A我们把HOSE四个字母拆解一下,可以这么说:我们致力于让未来财务人更轻松地解放双手(Handy),通过广泛连接开放的服务生态(Open),为客户提供更敏捷(Swift)的财务数字化体验,带来更科学的降本增效(Efficient)成果。

Q这次除了品牌升级,还有产品发布,新的产品体系是怎样构成的?
A我们构建的全新的产品矩阵,包括了五大产品:合思收款、合思付款、合思费控、合思档案、合思BI。其中,合思费控是全链路L4级“无需报销”费控管理平台;合思收款为一站式销售开票、收款、对账管理平台;合思付款是连接型采购对账、收票、付款管理平台;合思档案为领先的单套制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平台;合思BI是智能化财务收支分析平台。

Q合思现在主要服务的客户是哪些类型和行业?
A我们现在的产品能力已经可以覆盖不同规模客户的需求,从创业公司到大型企业集团,都能在合思的产品体系中找到适合的服务。如果说现阶段的重点目标,那就是服务好专精特新企业和大型国企、央企客户,因为满足这些客户需求的同时,也能促进我们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具体到行业来说,合思聚焦“6+1”个重点行业:生物医药、连锁经营、软件信息技术、快消新零售、高端制造、教育咨询行业,以及专精特新企业。
Q从易快报到合思,不变的是什么?变的又是什么?
A不变的是合思始终贯彻“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变的东西很多,但我认为最大的变化,是我们“深入连接客户的能力”变得更强了。变与不变,都是为了客户,这是合思作为SaaS服务商的责任担当。
文 | 武云溥

本文来自ToB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