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今年的“金三银四”,没戏了!

这是一篇我准备好挨骂的文章。

特别是那些急着找工作的同学,我可能要给他们泼一盆冷水:

今年的金三银四,大概率没有了。

去年我做过类似的预测,当时我判断金三银四会推迟。

事实就是,去年的招聘高峰出现在4、5月份。

为什么一直都有“金三银四”的说法?

无非是新的一年,企业和员工都有新的计划,该招聘招聘,该跳槽跳槽,热热闹闹。

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因为对未来乐观,大家愿意投入更多资源,尝试新的机会。

去年的招聘小高峰也是这样的逻辑。

毕竟“口罩”放开以后,1到3月的经济都呈现扩张状态,很多企业对下半年充满了期待,于是纷纷招兵买马。

但是下半年的经济表现大家都看到了,很多上半年还在招聘的企业,下半年就180度转弯开始裁员。

说白了,就是对未来的预期变了。

企业不敢招聘,员工也不敢离职,所谓的金三银四,自然就冷冷清清了。

更为严重的是,一方面是企业停止扩张,另一方面则是不断有新人流入市场。结果就是,求职变成了一场惨烈的竞赛。

前两天,一位同学告诉我:他面试了一家中小企业,一面、二面都通过了,CEO终面也很顺利。

结果就在约定发offer的当天,HR给他说,要补充做一份智力测试,拿到90分才能发offer。

而这位同学只得了70分,offer就黄了。

我猜测,公司可能面临多选一的“幸福”难题,自然希望挑一个性价比更高、或者潜力更大的候选人。

不仅是面试难度陡然上升,现在要拿到面试机会,都需要“斩三关过五将”了。

比如,有的HR会问你是不是在职,如果你回复“在职”,连面试机会都不给。

大概率是求职的人太多了,那企业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可以更快入职的呢?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幸庆:还好我没有冲动离职。

不要高兴得太早。

据我所知,今年还有不少企业计划降薪、裁员

所以,就像领导们说到:我们要习惯于“过紧日子”。

当然了,“过紧日子”并不是要躺平,因为对于“上有老”,甚至“下有小”的我们来说,哪里有躺平的资格。

所以,给到大家3点具体的建议。

听话照做,虽然不能完全避免危机,但一定可以让我们顺利度过难关。

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这已经比先辈们好太多了。

1、学习不能停

你可能会说:王老师,这话是老生常谈了。

但问题就在于,知道的人很多,做到的人很少!

一方面是人类天生的惰性,另一方面则是我们不确定“努力能否有相匹配的回报”。

其实,我辅导过几百个产品经理,这里面既有顶级大厂的产品经理,也有985本硕出身的产品经理,还有十几年B端产品经验的产品经理。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他们的能力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提升。

而且未必需要多么昂贵的课程,只要你自学能力强、时间充裕,百度、B站上多的是学习材料。

当然了,如果你想提高效率,也可以花点钱报个课程——但是小心不要被“割韭菜”。

2、看看外面的机会

有个朋友是一家头部SaaS公司的产品leader,受公司重用,和几个领导的关系也很好。

正因为如此,他一度认为自己可能会在这家公司“终老”。

去年,公司从大厂挖过了一个VP,他也转而向这个VP汇报工作。

结果,让所有人没有想到是,他被这个新来的VP裁员了!

具体是什么原因就不多说了,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来的领导要换下属,公司高层一般也是默许甚至鼓励。

所以,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来。

不管公司会不会降薪、裁员,充分准备一下,然后去看看外面的机会,一方面实际感受下市场行情的惨淡,另一方面也算是做个预演。

实际上,面试也是一种能力,就好像两个销售人员卖同样的东西,可能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提前学会推销自己,没什么不好。

3、养成底线思维

如果明天失业,我可以找哪些朋友介绍工作?

我是否有其他项目可以过渡?

万一长期失业,我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储备?

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为什么我们缺乏学习的动力,很多时候就是没有“未雨绸缪”,满足于当下的舒适区。

时刻提醒自己明天可能面临的“危机”,才能让我们一直保持着前进的动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金三银四黄了,肯定不是好事。

但如果因此让我们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逼迫我们去突破自我。

那么,我们的前途仍然是一片光明。

最后,欢迎添加王老师的个人微信(请勿重复添加),申请加入中国最大的B端产品微信群,领取B端产品资料大礼包。
请用个人微信添加

也欢迎了解王老师亲自主理的产品星球,单节不到5元,近期还在筹备AIGC产品经理训练营,星球会员免费参加,点击领取优惠券:《产品星球,近期可能大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