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短视频APP的“信息茧房”现象与破茧之道

本文共5300字,预计阅读时长约25分钟


【摘要】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直播、短视频进入了爆炸性增长的阶段,多种互联网视频产品相继诞生并收获了大批用户,比如抖音APP,它应用个性化推荐技术、协同过滤技术等迎合用户偏好,满足用户快速获取信息的需要,然而这种算法推荐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并加剧了“信息茧房”现象。本文主要研究抖音平台出现的“信息茧房”现象,并试图探究突破“信息茧房”困境的策略。


【关键字】

“信息茧房”、抖音、短视频


【正文】

01

引言

当我们使用社交媒体网站时,我们会看到网站推荐的“你可能认识的人”;当我们使用互联网音乐产品时,我们会看到“根据你的口味,为你推荐的音乐”;当我们使用抖音等短视频APP时,我们会看到首页上充斥着与你曾点过赞的视频相似的推送内容。今天,个性化推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产品,而这也是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帮人类解决了信息处理的效率问题,但同时也加剧了“信息茧房”问题。


“信息茧房”概念最初由学者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中提出,这种“更懂你”的算法机制正是如此,它让用户被自我兴趣不断固化,减少了可以接触多元事物的机会,造成用户信息获取领域的窄化,从而陷入固步自封、作茧自缚的困境中。而面对“信息茧房”现象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其形成原因,探讨其破茧之道显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将通过研究以精确的个性内容推送俘获了大量忠实用户的抖音短视频APP,探索抖音APP中存在的“信息茧房”及其形成原因,并探索突破茧房的策略,以期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为“信息茧房”的研究提供参考。


02

抖音APP中的“信息茧房”的现象

1.抖音用户囿于自我“兴趣”,信息获取渠道和内容逐渐同质化

在社交中,人们往往会更倾向于和自己立场一致的人建立起社交关系。抖音用户也是如此,他们不会定制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信息源,而是与自己立场一致的信息,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短视频进行浏览,对于不感兴趣的短视频往往会一划而过甚至进行屏蔽,而抖音会根据用户的喜好推荐用户喜爱的内容,长此以往就很容易导致信息源的同质化,从而造成所接受信息内容的同质化,并沉迷于这种单一化的推荐视频内容,与外界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发生自我隔离,造成“信息茧房”现象。

2. “圈子化”现象与“回音”效应

个性化推送使得抖音用户能够接触到大量与自己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并通过评论、点赞、转发、分享与他人进行交流,从而形成其自有的一个“圈子”。“圈子化”现象其实就是一个群体“信息茧房”的体现,人们和有价值认同感的人聚集在一起分享信息、交流观点,试图寻找“知音”,可是很多情况下反而找到的只是自己的“回音”,并形成“回音室”。所谓“回音室”,是指在网络空间里,你所听到的、看到的和接触的信息都是和你意见相似的,逐渐你会误以为自己的这种看法是大多数人所公认的观点,这种情况的出现和个人信息选择有着密切联系[2]。由于圈子内的封闭性交流互动会导致与群体中多数一致的声音不断扩大,而少数异类的声音越来越小直至消失。“圈子化”现象虽然可以使得用户即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群体,并形成强大的舆论,但是也可能会导致该群体的一些错误的信息和观点被认同和放大。


03

抖音APP中“信息茧房”形成的因素

1.根本原因:用户的选择性和从众心理 

用户的选择性心理和从众心理是“信息茧房”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对于前者来说,用户的需求是用户接触媒介的重要动机,用户从自身需要出发,对媒介的内容进行选择,并设定自己的兴趣关注,由此引发了“信息茧房”的形成;后者是当个体在受到群体的压力时,就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以群体当中大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在社会认知、判断以及反应的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3]。持有相同观点或者相似偏好的人在抖音上聚集、串联、结盟,构建一个个即时或者持续性的虚拟群体,害怕群体的孤立,这也就导致了从众心理。网民的选择性心理和从众心理成为信息茧房的地基和骨架,是“信息茧房”现象形成的重要一环。

2.技术基础:抖音平台个性化推荐算法机制

大数据时代,抖音平台可以根据用户对不同类型短视频的浏览时长、点赞、关注、评论、转发等行为来判断用户是否对该短视频感兴趣,通过大数据分析后,根据分析结果将用户感兴趣的短视频推送至视频首页,形成“精准推送”模式。同时,在对视频内容特征进行分析时,也建立起了用户的兴趣图谱,分析每个用户的年龄、性别、兴趣标签等,根据不同模型刻画出用户可能存在的兴趣,并对该兴趣进行精准匹配,生成属于每个用户的个性化内容。个性化推荐技术在技术层面迎合与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为构筑“信息茧房”提供了外在条件。

3.时代背景:信息碎片化时代的必然趋势

20世纪初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快速发展将大众传媒带入电子时代,同时随着媒体吸纳信息容量的加大,信息碎片化趋势开始逐步显现[4],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则使得这种信息碎片化特点愈加明显。抖音的盈利通常是基于用户流量之上,而信息的海量使得抖音能够在激烈的流量争夺战中屹立不倒。大量的信息涌入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也为app积累了大量的浏览量和关注度。但与此同时,大量碎片化、低质量的信息涌入,只会导致信息的泛滥和评判标准的模糊,继而引发信息茧房的后果。


04

抖音APP中“信息茧房”造成的影响

1.信息获取窄化,认知逐渐固化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多元性、开放性、流动性的特征,而在“信息茧房”效应下,信息的传播则具有同质化、固定化、封闭化的特点。新媒介环境下,受众有更多的渠道和方式来获取信息内容,然而这份便利性也可能降低了人们的思考能力,“信息茧房”让受众只能接收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其他异质信息被阻挡在外,这就使得受众逐渐沉浸在由个性化信息需求为主导所营造的“拟态环境”带来的满足感中,沉浸于这种自我认知的环境中,导致受众的思想趋于简单,个体视野愈加狭隘,知识面萎缩,认知固化,信息结构失衡,丧失个人判断能力和对外界的真实了解,在遇到不同意见表达时不予开放包容的心态,而是一昧地拒绝,固步自封,成为“单向度的人”。

2.优质内容减少,群体极化现象加剧

出于兴趣爱好,并满足受众的需求,抖音推出“拍同款”的功能,让抖音用户拍摄发布与自己喜欢的视频或用户同类型的内容。而在这样愈来愈多的“拍同款”之下,抖音同质化内容也日渐增加,这使得一些恶俗内容得以传播,而优质内容流失。同时,生活在“信息茧房”里的用户自动过滤异己信息,更愿意去相信和倾听自己所在的群体意见,重复观念性内容的推荐,会强化用户对于某种意见的认知,造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3.社会知沟现象加剧,社圈之间隔阂加深 

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时空的壁垒,为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的利益群体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作为一个可以自由表达意见、交流观点的公共领域,人们对于其在公共性协商,整合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和行动方面寄予了厚望。然而这也可能造成反作用,人们的获取、鉴别以及吸收信息的能力会受家庭状况、受教育程度、社会经验等因素影响,因此互联网可能并不会弥合差距,反而会拉宽隔阂。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就会造成他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地位和社会分工也有拉大的趋势。

由于圈子化,抖音中的每一个碎片圈子的形成和维持可能造成一种茧房内部封闭性的互动交流,因为圈子内部的人往往只选择自己偏爱的信息或交流领域,减少了和其他群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其被桎梏在“信息茧房”中,形成媒介接触壁垒,缺少了与多元观点的碰撞,最终产生与社会的隔阂。对于社会而言,不同社群间的互动萎缩,导致一个个分裂又封闭的碎片化群体产生,碎片化的群体、观点和思想在网络公共领域的讨论中无法整合,而可能更加趋于碎片化,这必将导致社会整体价值观的离散甚至缺失,妨碍现实社会基本共识的达成。

4.社会信息不平衡,社会认同感降低

抖音的“信息茧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信息环境的不平衡趋势,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社会主体由个体构成,个体汇聚为群体具有一致的群体意识。一方面,“茧房”内的信息与文化过于闭塞,人们仅仅关注于自己的圈子,而无视自己圈子以外的信息和文化,对其传承与发扬均起到阻碍作用。信息以及文化在处于同一“茧房”内的群体间传播,伴随“回音室效应”不断提升对该文化或信息的群体认同感,使不同“茧房”内的文化之间无法有效沟通,社会文化交流也就无法共进,阻碍了文化与文化之间产生碰撞由此引发新的创新。

另外,短视频本是一个社交的主要语言,使得更多人通过该媒介聚集在一起,并显化和增强人们的社会认同感、社会向心力和凝聚力。然而,“信息茧房”现象的发生使得人们认同感降低,圈子的形成造成距离感的强化,关系愈加疏远,不利于建构和形成价值认同。


05

“信息茧房”困境的应对策略

1.  用户提升自我媒介素养,培养多元兴趣爱好,并发挥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

造成“信息茧房”的根本原因是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和从众心理,因此解决“信息茧房”问题,还需要从用户自身入手。首先,要大力提高用户的媒介素养,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变个人观念,不再单纯地通过用户个人的喜好来选择内容信息,而是主动去扩展信息的获取范围,走出单一的信息渠道。同时,也应该在培养多元化的兴趣爱好,减少对特定内容的依赖,有意识地跳出自己所在的“舒适圈”。“信息茧房”的形成有一部分是基于用户的兴趣爱好过于单一,因此如此改善可以使得其所接收到的视频推送也更加丰富,同时,能够增加遇到多元观点的机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分析与传播各类信息的能力。如果用户跳出个人偏好的圈子,学着接受不同的信息,那么就不是被技术束缚,而是让技术为自己服务。

另一方面,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在抖音中,需要注重意见领袖的价值引导作用。在短视频所构建的日常化交流情境中,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关系更加亲近,这一背景下形成的意见领袖对粉丝的影响力更大。因此,短视频要借助意见领袖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效发挥其价值引导作用。同时,不同领域的意见领袖也需要多交流,使得文化能够“破壁”,得以沟通和传承。

2.平台优化算法推荐机制,推送更多元化的优质原创内容

技术是打造用户“信息茧房”的主要工具,在用户“信息茧房”形成过程中起到中介“桥梁”的作用。抖音“信息茧房”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用户在获取信息过程中,十分依赖抖音的“推荐”功能,由此产生了认知结构的单向化,因此如何改进优化算法推荐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技术是中立的,不存在“善恶”之分,而决定“算法”所能发挥到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的,实际上是内容发布平台其背后控制者的价值观。算法推送不能仅仅停留利用大数据技术获取海量的信息,更应找到优质的原创内容和富有价值的新闻,推送给受众。抖音APP的技术开发人员不应将用户的浏览数据作为精准推送的唯一标杆,而是需要结合其他用户行为,并根据用户的情况,推荐一些健康向上的内容,让用户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圈子。

3.政府部门加强监管,适当推广社会正能量内容

由于“信息茧房”效应,抖音中许多低俗扭曲的信息容易产生裂变,并对用户的价值观形成以及心理成长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突破用户“信息茧房”的钥匙就落在了政府部门对信息内容的把关和审核上。其应该加强监管,在信息聚合的过程中对信息源进行甄别和筛选,对短视频内容本身进行多维鉴定与把关,尤其是在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传承方面,若是发现有相关正能量的信息内容时,可以给予适当的推广使得文化与文化之间得以碰撞。

4.社会大众尊重和包容多元化的表达,允许多元声音存在

社会要对公众的表达有更多的包容性。现代的社会开放性就在于在宣传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允许更多声音的存在,社会多元意见能够得到表达,如此才能够保证人们有更多的话语自由,也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公平民主。


06

结语

伴随互联网时代各种应用不断推陈出新,“信息茧房”现象逐渐诞生并制约着人们的视野,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以及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可能引发“群体极化”现象,导致公共性的丧失,割裂社会公共议题以及社会民主的实现,阻碍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为了避免“信息茧房”现象的负面影响,要从用户、平台以及社会三方面共同出发,有意识地打破“信息茧房”,探寻出一条恰当的“破茧”之路。




参考文献:

[1] 冯子亚.抖音APP的“信息茧房”效应研究[J].视听,2019(12):173-174.

[2] 陶飞燕、程程、张倩倩.短视频“信息茧房”现象研究——以大学生受众为

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0):42-43.

[3] 林琳.浅析网络时代的“信息茧房”现象与“破茧”方法[J] .新闻研究导 

刊,2019(05):67-68.

[4] 刘丹妮.新媒体环境下对“信息茧房”现象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9,

10(21):198+200.

[5] 朱梦莹.“今日头条”的“信息茧房”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6] 翟姗姗,胡畔,吴璇,孙雪莹.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新媒体社交平台信息茧房现象及其破茧策略研究——以非遗短视频传播为例[J].情报科学,2021,39(10):118-125.DOI:10.13833/j.issn.1007-7634.2021.10.016.

[1] 凯斯·R·桑斯坦著.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毕竞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2] 胡泳.回声室效应[J].商务周刊,2008,(72):106.

[3] 杨慧.微博的“信息茧房”效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 周选州.网络直播撬动新闻生产改革[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15).



文案:小俣幸代

编辑:傅依菲

审核:李玮

白麒钰

张楚炀


小俣幸代

努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能给别人带来温暖的人。



本文来自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