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臂猿-企业应用及系统软件平台
首页
长臂猿AI
系统软件
AI人工智能
开发企业
新闻动态
行业
电商零售
教育培训
建筑工程地产
银行金融证券
交通运输物流
法律行业
医疗健身美容
装修家具
旅游
餐饮服务
商办不动产
农业
制造业
广告传媒
社区物业
科技互联网
政府
服务业
软件观察
软件指南
软件对比
软件推荐
AI&自媒体
短视频
AI&chatGPT
长臂猿
>>
新闻动态
>>
巨头涌入 HR 软件战场,谁会首当其冲?
巨头涌入 HR 软件战场,谁会首当其冲?
巨头跑步进入 HR 软件赛道,
HR 领域 SaaS 遭「群殴」?
文 |
周效敬
前段时间,钉钉官宣发布 HR 产品的举动,引来整个 SaaS 圈
的唏嘘。原本已是红海一片的 HR 软件赛道,更加拥挤。
而最近,牛透社从多个渠道了解到,某 HR 软件公司资金链断裂,总部销售人员全部停工,只保留部分运维人员来维持老客户系统的运行,其微信公众号已停止更新。
HR 软件行业竞争激烈,牌桌上坐着一众垂直领域玩家。这几年经济环境不好,企业客户预算缩水,更为要命的是,互联网巨头的涌入让困境中的 HR 软件厂商雪上加霜。
01
巨头入场瓜分蛋糕
互联网巨头进入 HR 软件赛道是最近两三年的事,疫情的出现,让巨头们嗅到了人力资源数字化的商业机遇。
最早入场的是腾讯。2020 年 8 月 18 日,腾讯正式官宣在企业微信上线一站式人力资源数字化产品“
HR 助手
”。该产品包含八个功能板块,全面覆盖企业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场景,为企业一次性解决“选、用、留”的需求。
腾讯 HR 助手诞生于公司内部,腾讯人力资源平台与微信团队合作,于 2013 年开发的一款移动端产品,当时以微信企业号的形式为员工提供服务。HR 助手的出现,意味着腾讯的人力资源数字化之路从数据线上化、流程线上化、数据整合,进入了高质量人力资源服务阶段。为了让人力资源管理真正落地,腾讯秉持交付思维,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设计与实施 HR 助手。
紧随其后的是字节的飞书。2022 年 5 月,飞书推出新一代组织管理产品
“飞书 People”
,该产品整合了此前发布的飞书人事、飞书招聘、飞书绩效、飞书 OKR 四大功能,以“人才”为业务流程核心,实现从投递简历开始,包含招聘、评价、激励、培养的全周期管理。飞书 People 发布后,飞书的产品框架进一步清晰,此前与组织协同相关的 IM、飞书文档、日历、音视频会议等功能则被整合为“飞书 Office”,飞书 People 独立作为一个产品体系,足见飞书对人力资源软件业务的重视程度。
钉钉的入局将 HR 软件竞争推向了高潮,尽管此举充满争议。2023 年 7 月 12 日,钉钉发布了一站式组织变革解决方案
“钉钉 HCM+”
。该产品长在钉钉 PaaS 平台上,涵盖核心人事、假勤、薪酬、招聘、OKR、绩效以及组织大脑和企业变革咨询等全模块产品服务。钉钉 HCM+ 是基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多次组织变革,对企业发展、转型痛点和破局方法的总结,覆盖了组织管理全链路。
不难看出,企微、钉钉、飞书都是在自己内部对 HR 软件做了一定探索之后,再将 HR 系列产品打包发布,先内部试水,再对外商业化。巨头涌入的赛道相同,产品逻辑和打法却各有不同。
02
切市场各有刀法
概括来说,腾讯 HR 助手强调下沉,飞书突出向上,钉钉注重生态。
腾讯以 to C 产品起家,用户导向色彩浓厚,所以,腾讯 HR 助手秉承了公司的产品化和交付思维,强调员工的
自驱动和自管理
,这也是腾讯 HR 助手的重要引擎。这一点与北森很像,近年来北森也在不断将 HR 软件产品下沉,强调产品为每一位员工而设计,而非 HR 部门所「独享」。
与腾讯 HR 助手的下沉不同,飞书 People 向上将目标群体锁定为
管理者
。
飞书的产品逻辑
在飞书团队看来,市面上很多 HR 软件产品是为 HR 部门服务而非为员工服务,HR 仅是一个支持性的部门,没能成为管理者的关注重点。飞书 CEO 谢欣表示,飞书希望为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而不是零散功能的“拼盘”,飞书 People 要让管理者真正拥有人才管理的全景视角。
钉钉 HCM+主要
面向钉钉的战略大客户
,中小型企业不是该产品的服务重点,产品旨在助力大型企业进行组织治理,更好地落地业务战略,激活组织和个体员工,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由于钉钉 HCM+ 覆盖了组织管理的全链路,产品链条较长,所以,钉钉 HCM+ 的部分产品由生态伙伴提供,钉钉将开放底座能力,联合生态体系共同服务客户。
因此,
生态化
是钉钉进军 HR 软件领域的一大特色,钉钉在切走一部分蛋糕的同时,也给垂直 HR 软件厂商提供了一定的服务空间。此外需要关注的是,钉钉在它的 HR 软件生态体系中会抱以何种姿态,是保持强势还是与伙伴共生,给生态伙伴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这些都有待观察。
从战略定位看,钉钉 HCM+ 解决方案实际上是钉钉服务大客户的一项业务,其使命是帮助钉钉锁定大客户,当然,钉钉 HCM+ 在服务大客户的过程中,会积累相关经验,相当于开拓了标杆客户,对于后续开拓中小企业市场大有裨益。
腾讯 HR 助手则依托企业微信,体现的是产品化思维而非解决方案思维,服务的更多是中小企业。鉴于腾讯的商业理念和一贯打法,公司不太可能投入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去做 HR 软件解决方案,实行项目制的可能性不大。
由于飞书作为协同平台入局较晚,在与其他两平台竞争中处于弱势,所以飞书 People 在飞书整个产品序列中承担着破局的重任。飞书 People 面向企业的管理者,强调管理者对人力资源诸多事宜的掌控。飞书 People 的客户群比较广泛,涉及互联网、文娱传媒、制造业等领域,服务过物美、华润、小米等大型企业。由于飞书整个平台的定位偏中大型企业,飞书 People 的中大型企业客户会多一些。
03
HR 领域 SaaS 遭「群殴」?
回到本文开头提到的事件,某些垂直 HR 软件厂商的「消失」与巨头加入战局有关吗?牛透社认为二者有关,即使下牌桌的玩家不是巨头直接导致,但二者也有很大关系。
巨头布局 HR 软件业务以来,还是有成绩的。比如,据腾讯官方数据,在灰度测试期间已有 8000+家企业选择了腾讯 HR 助手。截至 2022 年初,腾讯 HR 助手基于企业微信应用商城已连接中小型企业超 3万+,月均访问人次超 56 万+,企业微信应用商城人力资源类目日均下载量第一名。这无疑会从人力资源市场切走一大批中小企业客户,客户集中在这一群体的厂商就会被波及。
有人说,巨头跑步进入 HR 软件赛道,意在「群殴」北森,因为北森是“国内 HR SaaS 第一股”,在这场战争中会最先受到冲击。
实际上,巨头在主观上并无「群殴」或者围堵北森的意愿,巨头的目标不会是某一个具体的 HR 软件厂商,几家大厂打一个垂直厂商的可能性不大,巨头更在意自己能用何种方式,切走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至于切谁的蛋糕这个不重要。
HR 软件从来不是协同软件巨头的全部,巨头也不会将自己局限在 HR 软件领域,他们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腾讯 HR 助手、钉钉 HCM+和飞书 People 面向的客户群有所不同,在整体上覆盖了所有大中小规模客户群体。HR 软件的垂直厂商们,无论大小,都会慢慢感受到竞争的压力。
-精选文章-
-推荐阅读-
SaaS 观察
|
SaaS 20 年
|
信创
|
SaaS 之辩
云计算
|
销售兵法
|
客户成功
|
大崔侃 SaaS
崔牛读书会
|
对话
SaaS 创业者
|
To B 营销
Cloud 100 China
|
SaaS 生态
|
SaaS 内卷
星标
牛透社
,
SaaS 洞察不错过~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破局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