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被 OKR 拖垮了?公司再大,大不过趋势

前阵子,字节跳动CEO梁汝波在发给公司的内部信中宣布,字节OKR周期由双月改为季度,公司级双月会改为季度会。与此同时,鼓励各业务根据自身情况,按照实际需要在季度节奏基础上灵活调整。


消息一出,引起一片哗然。有网友认为,“字节跳动,终于被OKR给拖垮了”,也有网友表示,“问题出在字节本身,业绩增速放缓,公司调整管理节奏,关OKR毛事啊?”,究竟这些说法有没有道理呢?字节调整OKR周期,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本文就来好好聊一聊。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字节不对工作时长进行强制要求,但OKR的制度设计和任务量,让员工很难在保证准时下班的同时,将工作做完。


曾有字节前员工说,OKR是每跑一百米就为下一个一百米约定了距离和时间,“整个人就像一只拉磨的驴,不断地往前走。”


先简单说下OKR是什么?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起源于英特尔,在1999年被引入谷歌,进而开始在硅谷公司盛行。O即目标(Objective),KR表示关键结果(Key Results),意指将属于公司的战略目标逐步、分级拆解为每个员工的工作目标,随着员工自下而上完成OKR,那么公司的目标也由此实现。



OKR制度适用于什么样的公司?


——大公司


——拥有海量优秀人才的大公司(富士康那种大工厂不算在内)。


首先,是大公司才需要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老板目标反复对齐,要是小公司的话,肯定大家坐在一起直接说不就完了?


其次,OKR是一种主动式、粗颗粒、循环式的目标管理法。真想要推进好了,需要这个组织里面每个人都是相对优秀的打工人。


管理层(或者业务owner)要对市场变化有足够的敏感,能够制定出高瞻远瞩且实际可行的战略目标。


基层的人要有超强的职业能力和自驱力,抱着创业心态去打工(俗称自我画饼,自我内卷,自我PUA)。


最后,即使这个公司规模不是那么大,但是如果处在业务的飞速发展期,需要不断打破陈规、颠覆创新的时候, OKR制度也是比墨守成规、条条框框的KPI更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然而,OKR放到中国这个大环境里之后,很多互联网大厂名义上用的虽是OKR,实际上落实到普通员工身上的时候,却已经变了味儿。


虽然公司鼓励创新,但很多项目也未必是真创新,大多是根据现有业务模式的细微改进,只是为了汇报有东西可讲。


基层员工普遍的工作状态是每天晚上九十点钟才能下班,疲于应付各项工作任务,还要学习各种文档,所有精力全都花在机械地干活和内卷上面了,根本没有时间和力气思考,更别提创新了。


这也是国内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通病。


那么,字节调整OKR周期是为了照顾普通员工的吗?当然不是。


其实梁汝波在信中也说明了调整原因:公司大部分业务相对成熟复杂,双月变化不明显,回顾周期可以更长,业务变化较慢,可以选择两个季度开一次会议,也可以增加主题会议,让讨论更加深入。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原因:业务增速放缓了,所以内部的节奏也相应放缓。


一、字节跳动狂奔11年,各业务板块的现状如何?


图自网路@侵删
飞书:一直在追求规模与强调高质量增长,但一直在困境中挣扎。

2020年疫情让协同办公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而一直定位To B市场的办公软件飞书,却没有抓住这波增长大潮。
据飞书内部人士透露,2021年飞书曾定下日活超过1000万的目标,但2021年底飞书的DAU仅为500万左右,甚至2022年底,飞书依然未达到2021年定下的目标。
至于为啥?一是因为面对的竞争对手太强,企业微信依托于微信强大的社交网络上,和微信的接口打通,本身自带流量buff;而钉钉是企业办公软件中起步是最早的,比字节飞书整整早了5年推入市场,且主打内部沟通、流程审批功能,对于办公场景的“线上化还原”,其次很注重管理,讲究纪律和服从,希望员工有很强的执行力,核心是满足老板的需求,自然一开始就受公司管理者青睐。
这么一折腾下来,留给飞书的市场空间和时间本就不多。
其实个人认为,飞书从产品定位上来说对于打工人来说是更友好的,强调透明、坦诚沟通和高效协作,工具的易用性,降低协同的成本,增加信息的流转速度,至于飞书文档、OKR、飞书会议(俗称“飞阅会”),都是很好的工作模式。
但是无奈,To B产品的购买与否,重点是由企业领导决定的,所以产品核心是满足老板的需求。
前面两个竞对的功能都直接面对用户刚需,而飞书主打的OKR(是的,就是前面说的这个OKR,你细品 )在这场刚需的比拼中很难占到上风。
线上教育:国家队一出手,拍死了整个行业

其实疫情那两年,原本这可能是字节最有潜力的一项业务,然而就在所有人以为这是又一大风口之后,国家一出手,“双减”屠刀一落地,这项业务基本上被原地拍死剁碎碾成粉,连渣都不剩了。

我有几个朋友,都是从字节教育板块拿到N+2走人的。

啥也不必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朝夕光年:游戏的长周期属性,让“大力出奇迹”失效

另外,国家还在限制游戏版号,游戏行业日子也不好过,搞不好就像下一个线上教育那样,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火山引擎: 已成红海的云计算市场,容不下“第四朵云”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当下我国企业发展的热门话题,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云计算也随之水涨船高。

在数字化风口之下,云计算行业已然一片红海,我国众多企业纷纷开展云计算布局。

尤其是近两年新冠疫情的影响,线上教学、办公、购物飞速发展,使得云计算行业迎来了发展新高潮。

作为我国互联网领域的独角兽字节跳动,自然也不甘落后,在2020年推出了“火山引擎”正式进军云市场,甚至扬言要成为在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后的“第四朵云”。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to B的生意就是那么难做。

从数据结果可见,我国云计算市场的马太效应正在不断加剧,云计算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云厂商靠拢,排名前五的头部云厂商目前已经占据了74.6%的市场份额。

“互联网公司该上云的基本都上云了,用哪一家对他们而言,其实也没什么区别,并且市场领头羊示范效应明显”。

很显然,市场仍然对头部云厂商与其他知名云厂商认可度更高,如果火山引擎拿不出独特的竞争优势,很难寻找到受众。


TikTok:差点卖身,需要面对更多的外部挑战

TikTok板块,在负责TikTok平台业务的同时,还支持海外电商等延伸业务的发展,也可以理解为字节跳动的国际化业务。
但是如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政治争端,让独自飘扬出海的TikTok也始终处在一个被动的地位,未来走向何方,谁也无法预测。
抖音板块:曾经是全场最靓的仔,也逃不出“钟型曲线”的发展周期

这个板块,拥有最大的短视频平台抖音、最大的新闻平台今日头条,和围绕它们建立的庞大生态体系;去年国内广告业务贡献近4,000亿收入,抖音电商预计今年GMV约10,000亿,

毫无疑问,抖音已经成长成为一个超级APP,业务量大得惊人,但不知道是不是看到其它几个板块希望不大,所以就疯狂想要从抖音上搞业务扩张:

先是尝试了各种各样的社交方式,但始终没有水花,然后最近在电商方面,再拱一卒。1 月 28 日,消息显示,抖音 APP 已上线抖音超市,用户在搜索栏或购物入口内搜索“抖音超市”,即可进入抖音超市购物。

再是在本地生活、外卖方面,传出前进一步的消息。2 月 7 日,有消息称,抖音外卖将于 3 月 1 日上线全国。只是随后该消息被抖音否认,“团购配送”项目目前仅在北京、上海、成都试点中,后续将视试点情况,考虑逐步拓展试点城市,目前无具体时间表。

也就是说,什么社交、电商、甚至连外卖都开始了跟前面几个TO B的项目一样,咱虽然入局晚,但是咱得搞啊!


二、是什么困住了字节跳动?


1、用户增长接近天花板,存量市场已经很难榨取出更多的价值——这也是移动互联网应用所面临的普遍困局


此前我就说过,大多数互联网的生意其实无非都是靠流量变现,付费转化加广告,而流量这种东西背后其实是人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可一天只有24小时啊,那就算我一整天啥也不干,只刷抖音,也只有24小时,不可能创造出25小时来。


而且我在看抖音的同时肯定不可能去看快手,这就是就是存量市场、讲的是零和博弈。


另外抖音的用户已经达到8.2亿,近两年的增长几乎停滞不前,也就说是,产品定位就是这样,有些人就是认为抖音上的视频低俗浅薄没啥价值,所以该沉迷的用户早就沉迷流量,很难再挖掘出新用户。


2、盲目业务扩张,试水太深,烧钱太多

即便字节跳动常被评价为“没有界限”,但在很多领域,核心头部公司筑下的壁垒往往都难以突破,抖音在短视频上称霸,在社交上却屡屡败北。


想要给抖音生态包罗万象,疯狂扩张电商、外卖、社交等业务,但无奈,如果想要在市场已经成熟的业务领域撕开一道缺口,无异于从恶狼嘴里抢肉吃,几乎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干掉竞争对手。


什么淘宝美团微信,干死他们,肯定就有市场了!


用啥干?发钱呗,补贴呀!


通过抢流量抢用户来抢市场,但首先抢的肯定是投资人的钱包。


烧掉的那个钱呀,其实也不多,可能也就是王健林的几万个小目标


图自网路@侵删
其实倒真的有点小期待,如今点一顿外卖也老贵,如果字节真的想不开要来扩张这些业务,加入补贴大军,那么普通用户就又能薅他个几年羊毛。
三、字节的明天,还能继续跳动吗?
我们看看字节跳动的发展历程,它的昨天是怎样的?
图自网路@侵删
以资讯起家的字节跳动,靠着今日头条和抖音一战成名,跻身于全球一线互联网大厂之列。
后来,字节开疆拓土的步伐也没有停止,靠着买买买进一步巩固大文娱的商业版图。
表面上是互联网公司,但实际上字节跳动是靠啥发家的呀?——内容和文娱。
字节跳动的企业使命也是:激发创造,丰富生活。
而我们再来看看一众互联网大厂的企业的文化价值观都是些什么?
腾讯:用户为本,科技向善
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百度: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
其实很清晰,阿里的定位是互联网商业;腾讯的优势在于产品,服务用户;而百度则是研发最前沿的科技,用科技改变世界。
所以从基因上来说,字节跳动就是一家互联网娱乐公司,而不是互联网科技公司。
从文娱领域切入,然后引导消费,最后还是回到流量变现这样的商业逻辑。用一句不那么贴切的话来说,想要赚钱那就先占领用户的心智。而每一代年轻人,更是不容错过。这也是字节业务的主力方向。
再看看其背后的融资情况:
图自网路@侵删
从这个逻辑上我们不难看出,字节跳动凭借其推荐算法的优越性,以及刚好踩上了移动APP和短视频的风口,带来的用户和流量飞涨,得到了资本的青睐,因此估值一路狂飙,对应着业务版图也不断扩大,规模更是成倍增长。
但打那以后,字节跳动似乎再没有拿出任何创新的产品,似乎始终还是在吃C端产品的流量,也就是移动互联网的红利老本。
其实字节公司也不是没有看到这一点,所以他们在近几年也开始布局B端。可是却似乎始终没有一个系统的to B战略,都是跟风入局,面对的竞争对手又太强劲,市场份额已被瓜分差不多,尽管声势浩大,但依旧在 B端市场没有激起任何的水花。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放在互联网领域,才不过十年。
十年前,互联网三巨头BAT 中的B还是Baidu,搜索巨头百度战略转为ALL IN AI,开始布局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因为不屑所以错过了移动互联网和短视频的浪潮,从而走进了十年的低谷。所以说,公司再大,大不过趋势。
与此同时,踩上移动APP和短视频这一风口的Byte dance也就是字节跳动,一跃成为新的独角兽,十年后,取代了Baidu在BAT中的巨头地位。
可是伴随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潮水褪去,互联网科技也终将会调整商业模式,转向更多真正创造增量价值的项目:比如AI、自动驾驶、物联网、数字孪生、新基建、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
谁知道下一个十年,又会是怎样呢?

源 | 技术领导力(ID:jishulingdaoli)

作者 | Mr.K主创团;编辑 | 时刻

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早读课立场

本文来自互联网er的早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