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一个SaaS业务,与客户成果无关或关联不密切,那么这种SaaS从营销、销售、留存到增长,整个业务过程就会充满摩擦。
来源 / ToBeSaaS (ID:gh_66062ec0961b)
作者 / 戴珂
最近不止一家SaaS公司传出发不出工资的消息,而且裁员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就更进一步坐实了SaaS在国内没市场、SaaS模式跑不通的证据。最近来我们公司交流的人,都会问到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的销售,看起来总有做不完的业务?我们把这个问题做了一个分析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首先是我们找到了一个确定的业务,作为整盘生意的基础,而SaaS是保证这个业务快速增长的必要手段。这也符合”+SaaS“原则。
ps: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请大家将我们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点击下图
即可三步完成星标
在最近的交流中,感觉国内越来越多的SaaS创业者,已经开始认识到:一个SaaS有个好业务打底,比什么都重要。不过,也有很多创业者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自己的SaaS,就是面向企业业务的。比如说HR,你能说它不是一个企业的业务吗?但我想说的是,它是一个业务不假,但不一定是一个有利可图的业务,或者说不能把它做成有利可图。所谓有利可图的业务,就是客户愿意付费采用的那种。其实它们还有个特别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关联客户的业务成果。这种SaaS有强大的业务自驱力,所以并不需要费力推销。反之,如果一个SaaS业务,与客户成果无关或关联不密切,那么这种SaaS从营销、销售、留存到增长,整个业务过程就会充满摩擦(想想工具类SaaS为什么难做)。这无异于把一块大石头推上山顶,除了强力销售,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这带来的问题是,除了增加了获客成本,靠强力销售获得的客户,留存的难度一般都比较大。现实中很多创业者,不去反思自己SaaS的业务价值问题,而把失败的锅甩给SaaS,认为是SaaS模式问题造成的。实际上,SaaS的订阅模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业务模式,它本身并不需要被重新证明。其实失败的原因,并不是SaaS模式跑不通,而是业务没跑通。这种SaaS一旦开始“规模化”,也就是SaaS公司灾难的开始。因为强摩擦的存在,伴随着收入的增加,亏损的窟窿也将变得越来越大。如果你不确定这是否会发生,可以用CAC payback算一下:你达到盈亏平衡,需要花费多少年?然后考虑的问题是:这样的SaaS,真的有必要做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