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臂猿-企业应用及系统软件平台
—
这一波大模型,哪些是创业者的机会,哪些不是?
来源 / 远望资本iVision (ID:iVisionVC)
作者 / 程浩
01
创业公司能不能做通用大模型 ?
大厂没看懂,觉得这事没价值;
大厂没看上,觉得市场太小;
大厂没看清,技术路线比较多,想等创业者验证;
百度会把问答和搜索集成,就像New Bing一样。我现在首选的搜索引擎就是New Bing,而不是Google。因为在New Bing搜索后,会直接给出答案结果,而不是Google那样给个列表,你还得一个个点进去查找。当然有时候如果你觉得New Bing在乱讲,那你再去Google自己查询。
微信一定会植入一个类似个人助理的AI,用户问问题也好,订个机票、点个外卖都可以完成。微信这个场景,我觉得是整个中国互联网大模型落地的最佳场景,没有之一。因为大厂的这些超级APP里面,只有微信是自然语言驱动的,其他的APP都是在手机屏幕上划划点点。而且微信有了授权,获取了个人语料之后,还可以个性化。所以我觉得这个事在腾讯内部,大概率已经在路上了。
阿里已经宣布了第一批集成大模型的产品是天猫精灵和钉钉。这两个场景太顺其自然了,天猫精灵类的产品现在都很傻,只能问问天气,开灯关灯之类的,完全不支持多轮对话,有了大模型赋能,能干的事情就多了。钉钉的集成也很自然,其实就是微软Office系列的Copilot功能(AI助理)。
字节的飞书和钉钉也是类似。
点击下图即可三步完成星标
02
通用模型 vs 垂直模型 ?
03
开源模型 vs 闭源模型 ?
04
AIGC+ vs +AIGC ?
05
ToC还是ToB,国内还是海外 ?
最后,我前几天对我们的被投企业做了一些调查,发现超过50%的企业都已经开始用AIGC/大模型来提高内部效率了,还有好几个企业已经在他们产品中集成了AIGC/大模型来对外提供服务了。所以AI的渗透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快。
加入我们
专题推荐
本文来自ToB行业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