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为合作伙伴发了一篇推广文《裁员了,很严重,大家做好准备吧》。不到半天时间的阅读量竟然接近7000,这着实令我惊讶。在对此事深表歉意的同时,我从中也能感觉到,也许很多SaaS从业者,的确面临着各种职业困惑。比如,有些人已经提前“毕业”,还有人准备拿完年终奖,然后就另谋高就,而更多从业者处于职业迷茫状态... ...所以在新的一年,我想把真实的所思和所想,分享给处于职业十字路口的SaaS从业者,以期能给到大家一点点的帮助,或者能引发一些理性的职业思考。这里用SaaS“从业者”,而不是“创业者”,是因为他们本质上是不同的。或者说,从业者只是一份养家糊口、赖以生存的职业,而创业并不能当饭吃。大道理和鸡汤这里就不讲了。作为SaaS从业者,甚至是在你决定要不要进入这行之前,先想清楚下面的6个问题再说。近年在SaaS各个岗位招聘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多年生小白”特别多。比如一个3年SaaS销售,与刚入行的销售小白,差别并不大。又比如,一个自称做了5年的CSM,实际业绩比新手CSM没有多大差别。其实包括产品、营销、运营等专业在内,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在对他们的从业经历分析时,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求职倾向:在选择高收入,还是好公司时,绝大部分人选择了高收入。难道好公司不就是能提供高收入吗?这在其他行业也许是这样,但是在SaaS行业,可能恰恰相反。所谓的“好公司”,并不是那些资本充足、能烧钱的公司;而是遵从行业发展规律和商业逻辑的公司。这种公司也未必就能成功,但是一定能获得正确历练的经验积累,由小白变高手,能够由量变引起质变的那种。这种公司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来说,就是好公司;而不会像差公司那样,批量生产多年生小白。在大多数行业,比如消费品行业,尝试各种工作经历,可能会对职业发展有利,比如积累更多人脉关系。但是对于SaaS行业,频繁跳槽绝对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为SaaS这个行业还非常新,即使长期坚守在一个专业,也未必就能成为行家,更不要说来回换了。比如说客户成功专业,迄今为止,都没有一个确定普适的方法论和方法,每家公司都处于不同的探索阶段。如果频繁换公司,基本都是reset,从零开始。“做熟不做生”,是任何生意的基本原则。即使在SaaS行业,产品不同、目标客户不同、客户成果不同,而帮助客户取得成功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每次跳槽,都相当于是从头开始,肯定干不过该领域的原住民。除非是刚出校门,大多数从业者或多或少,都积累了原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不过,这些经验有的可以“利旧”,而大部分知识需要刷新和重构。比如,原来的营销策划高手,往往是搞垮一个SaaS口碑的最佳人选。原来的Top Sales,所获客户多数是短命的。原来的服务标兵,转行CSM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多少新的营收。从职业发展上,成为“万金油”,还是“不可替代”,完全由知识重构程度决定。因为普通ToB产品与SaaS产品;消费品营销与SaaS集客营销;交易型销售与订阅业务销售;服务与客户成功,它们完全是不同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对SaaS行业,商业模式,赚钱的逻辑,特别是客户的行业和业务模式,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是SaaS从业者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感觉这个行业枯燥无味,纯粹是为了养家糊口的话,那完全没必要非要进入SaaS行业。赚钱很难不说,还耽误和耗费职业生命,也影响未来的赚钱能力。把SaaS做成一个有利可图的生意,是创业者和从业者共同的目的,也是做成一个好公司基本的出发点。如果你选择的公司或者职业方向,偏离了生意这个出发点,而纯粹是热衷于技术风口,那么你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讲师,但不太可能以此为生。你应该专注的是生意本身,像GPT一类的人工智能,对于SaaS行业一定有用,但不是现在要考虑的主要问题。(6)看好的是SaaS行业的未来,还是商业模式本身?如果你不看好SaaS这个行业或产业的未来,或者对此没有深入了解,而只是看好SaaS模式,或者受到海外那些SaaS独角兽的刺激,就一头扎进这个行业。那么即使换再多的公司和赛道,也不会有什么出路,最后焦虑到怀疑SaaS是不是一个骗局。实际上,SaaS的商业模式已经非常成熟,所以你没必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宝贵的时间,再去亲自验证一遍,导致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几乎每天都有人找我聊他们的职业发展困惑。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诉求也有很大差别,所以也没有能力提供什么指南。所能给到他们的,还是这6个职业思考,这至少不用每天焦虑地东想西想。如果把它当作一个checklist,也许对未来的职业打算,能有些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