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的价值


产生直接效益的项目就像“路面上的金子”,时间久了会越来越少;产生间接效益的项目,则像埋在地下的金子,价值会不断地涌现。

来源  /   蝈蝈创新随笔  (ID:guoguo_innovation  

作者 /   郭朝晖 



昨天读者群非常热闹。其中一个话题是:数字化工作需要价值驱动,如何衡量价值呢?常先生提出:数字化技术的价值往往是很难算的。其中有些时候是反过来算的,也就是计算减少了多少损失。我觉得这个观点很有道理。甚至“反着算”往往才是常态。

我们知道:精益生产强调消除七大浪费,其实就是反着算的;本人在书中强调管理的重要性、强调PDCA,往往也是从减少损失入手的。

减少损失就是降低成本,是最容易看见的收益,也是企业最喜欢的。但是,降本的空间是有限的,而且工作越来越难做。企业仅仅关注降本是没有前途的。

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不仅要“节流”、更要“开源”。开源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开发出新产品。对许多企业来说,降低成本低的空间是有限的,但新产品的潜在市场却几乎是无限的。

数字化技术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高质量、快速地开发出新产品(包括服务)。但是,这里就涉及到了另外一个概念:数字化技术的间接价值。

数字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研发的效率。但这些价值的“功劳”,一般算在产品研发人员和销售人员的头上。因为他们的“临门一脚”创造了价值,是价值的直接创造者。

数字化技术的价值算多少呢?不好算。但“不好算”不是“没有”。恰恰相反,数字化研发能力能长期地支持企业的发展,是企业的“无价之宝”。

数字化技术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提高质量。企业在衡量价值时,往往用“减少质量损失”来衡量。

如前所述,这种做法的直接价值也是有限的、且越来越难:合格率从90%提高到99%的价值是显著的,从99%提高到99.9%也是不错的。但从99.9%提高到99.99%时,收益就少多了,难度却大了很多。还值得做吗?

其实,企业需要换个角度理解质量的价值:高质量是企业走向高端市场的“敲门砖”。从低端市场走向高端市场,可能会让企业发生质变。但遗憾的是:对数字化技术来说,这种价值也是间接的。

与质量类似的是品牌的价值。几年前,太钢生产出了圆珠笔头用钢。业内人士估计,这个产品未必赚多少钱,但却让太钢的股价上升了40%以上。这就是品牌的价值。我在宝钢时曾经评价过一个数字化项目:直接效益非常低,但每年能够减少几十次交货错误。我当时对这个项目的评价很高:关注它的间接效益!

提高生产效率往往也会带来间接价值。提高生产效率往往意味着管理水平的上升、意味着事故的降低、意味着安全性的上升。提高劳动效率还意味着人员的减少、意味着安全问题的弱化。类似地,安全、环保等也会带来显著的间接价值。而安全和环保可以直接决定企业的生死。

优秀企业往往注重持续改进。持续改进的直接效益真的那么大吗?其实不一定。为什么一定要重视持续改进呢?这是人才培养的要求。邓公说:“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企业重视持续改进有两个间接收益:1、在创新中学习新技术、培养人才;2、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这两项收益的价值是无限的。

还有些间接价值属于社会价值。我经常提到一个例子:宝钢生产X80管线钢以后,市场价格每吨降低500美元。在一个西气东输项目上,就为国家节约10亿美元。但这个好处,宝钢并没有获得。类似地,我们开发了一些“数学模型”,也很难计算直接效益。

但问题是:具备了开发模型能力之后,老外就再也不用这些技术卡我们了、技术提升的天花板也打破了。这些都有难以估量的间接价值!

获得直接效益的空间往往是有限的、获得间接、长期和社会效益的空间往往是无穷的。产生直接效益的项目就像“路面上的金子”,时间久了会越来越少;产生间接效益的项目,则像埋在地下的金子,价值会不断地涌现。

事实上,人类最伟大的技术进步(冶铁、蒸汽机、晶体管)往往都是间接地创造价值。这些技术的特点是应用面特别广,价值的放大倍数特别大。能够在许多场景下长期地发挥作用。如果企业仅仅重视“直接效益”,真正的创新空间会被大大的压缩、最重要的创新机会也就最容易错过。

企业既要重视“价值驱动”,又不能“急功近利”。许多企业搞创新的时候,都面临这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不是无原则地“宽容”,而是要合理地评价“间接、长期和社会价值”。

我在宝钢工作时,感觉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忽视间接价值。公司为了防止造假和浮夸,把效益计算搞得很严格,主要关注直接和短期价值,算不清的就不算。当时财务部门有位主管,总是很认真地、严格按照这种制度计算项目的效益。他或许自认为自己很正直、对公司创新是很有功劳的。岂不知:他采用的不合理的算法,对技术创新的损害是惊人的。甚至可以说,他用的不合理的评价制度,阻碍了中国乃至世界钢铁技术的进步。

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大,重视直接效益是可以理解的。但国企、尤其是大央企的重要职责是推动国家的技术进步,而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效益。但愿中国的央企能够认识并改进这类问题。





加入我们

专题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阅读


点个「在看」,和我们一起聊聊

本文来自ToB行业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