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策略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解决各种问题,最终解决的不仅仅是工具的问题,还有流程的问题以及能否避免犯错的问题。


 | 崔牛会   整理 | 刘佳庆
编辑 | 燕子   排版编辑 | 小双

6 月 9 日-11 日,以“数字变革者”为主题的“2023 未来 CIO 数字峰会”在浙江舟山成功举办。本次峰会由浙江省企业信息化促进会、安徽省首席信息官协会、山东 CIO 联盟、河南 CIO 联盟、江苏省企业信息化协会、广东省 CIO 联盟、福建信息主管 (CIO) 网 、大连市 CIO 协会及崔牛会联合主办。

大会为期三天,论坛主题鲜明,内容“干货”满满,活动丰富有趣,集聚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行业的企业 CIO、信息总监、IT 经理和数字化决策者,吸引了大量听众踊跃报名。在本次峰会的主论坛上,与会嘉宾各抒己见,从不同维度分享了各自的精彩观点,深度探讨了变局之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谋局、破局之道。


在主题为“谋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策略”的圆桌对话环节,在主持人、牛透社资深记者、案例小会主编张保文的引导下,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信息化负责人俞迅、儒竞集团 CIO 沈琦、联邦家私 CIO 徐新天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信息化负责人俞迅表示,企业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希望通过转型实现什么目标,这些目标应该和企业的整体战略紧密相连。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员工的接受度和适应性,提供足够的培训和支持,让员工能够顺利地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另外,企业不应该期待一次就能做到完美的数字化转型,而应该采用迭代的方式,快速试错,根据反馈进行改进。

儒竞集团 CIO 沈琦表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解决各种问题,最终解决的不仅仅是工具的问题,还有流程的问题以及能否避免犯错的问题。

联邦家私 CIO 徐新天表示,企业数字化转型要注意三点:第一,一定要以效益作为导向,就像一项投资一样,一定要充分评估潜在的风险。第二,IT 部门要做绿叶,让业务部门做红花,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第三,一定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创造价值。

以下是圆桌对话全文:

主持人:咱们的圆桌对话分成两个板块,一个是先请各位嘉宾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还有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的一些尝试。第二个环节,就是我们有一些问题和各位嘉宾一起探讨。首先请各位嘉宾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俞迅:我来自浙江尖峰药业,我们企业是尖峰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医药企业。数字化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主要是建立了一个综合管理系统,将我们的生产数据、研发数据、销售数据统一管控。我们建立了一个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整合了医疗健康数据,为后续的医疗健康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奠定基础。同时我们也在探索 AI 在医疗行业的深度应用,推动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后续我们将不断推进业务与技术的融合,以创新为驱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谢谢。

沈琦: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是儒竞集团的沈琦,儒竞集团从事三个板块的解决方案,第一个板块空调变频器,第二个板块新能源汽车热控制器,第三个板块伺服自动化。对于我个人用三点一线介绍,平时读点书,跑一点步,做一点分享,一条线从业制造业,目前从事的是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来做智能供应链。好,谢谢大家。

徐新天:各位嘉宾,各位同行,各位朋友,大家中午好,我是来自广东联邦家私集团的徐新天,我们联邦家私总部在广东佛山,联邦家私是1984年成立的,今年也有 39 年了。我简单介绍一下,联邦家私是做民用家居业务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有五个子品牌,主要做实木家具、沙发,床垫以及全品类定制家具。还有一个子品牌就是电商品牌,主要在京东、天猫上开旗舰店,这是联邦集团的一个简单的介绍。我在联邦家私待的时间比较长,1999  年就进入公司,一直从事企业的信息化工作。

近几年联邦家私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主要围绕打造数字化工厂这一块,佛山市政府对制造企业做数字化转型有很大的政策支持,我们围绕着数字化的营销、设计、制造、交付到售后,我们叫做五位一体化的这种数字化转型,我们 2022 年度获得了佛山市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的荣誉称号,并且获得了 1000 万的配套资金。
 
主持人:感谢各位嘉宾的介绍。在对话之前,我也跟各位老师聊过,我们每个行业都不一样,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咱们大家也可以结合自身的行业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来谈一谈。接下来咱们就开始第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有哪些常见的认知误区,如何避免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先请俞总说一说。

俞迅:其实我们遇到的问题比较多,我简单说几点。第一点过于关注技术:过于关注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层面,认为只要引入最新的技术或软件,就可以实现成功的转型。然而,技术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转型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提高效率,改善用户体验,增强竞争力等。

还有就是忽视人的因素:企业可能过于关注数字化的硬件和软件,而忽视了员工的接受度和适应性。员工是实施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如果他们不能熟练地使用新的数字化工具,或者对新的工作方式有抵触情绪,转型可能会遭遇困难。

最后还有一点,缺乏战略规划。一些企业可能只是看到别的公司在做数字化转型,自己也跟风做,而没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和目标。这就可能导致“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或者“追概念、赶潮流”的情况。

针对这几点,其实相当于是对症开方,症状已经有了,后续如何避免其实也是比较简单的。首先明确转型目标:企业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希望通过转型实现什么目标,这些目标应该和企业的整体战略紧密相连。第二点就是注重人的因素: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员工的接受度和适应性,提供足够的培训和支持,让员工能够顺利地适应新的工作方式。还有就是迭代和快速试错:企业不应该期待一次就能做到完美的数字化转型,而应该采用迭代的方式,快速试错,根据反馈进行改进。

主持人:感谢俞总。接下来有请沈总。

沈琦:好的。要想清楚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要避免一些伪数字化的误区。在数字化落地过程中,我认为有三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我们在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果说我们没有和我们的老板达成共识,那么一定会失败。第二,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说我们没有让我们的管理层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去做,支撑实现它的运营目标,那么实施起来也会很困难。第三,有没有解决执行层流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如果说我们没有优化业务流程,没有做标准,没有共享数据,那么会导致什么结果呢?我们会做出一个高速的、自动化的、低效的业务流程,我们会把业务犯错的过程极度放大,我们做了信息化带来的后果,比不做信息化还要恶劣。

另外,为什么不能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首先,它有没有解决我们的数据流通,第二,我们有没有做有效的工具,第三,我们有没有打造一个业务模块的快捷联通。第四,我们的业务流程有没有优化。第五,我们有没有实现数据的共享,以及解决我们在认知上的问题,还有信息点的问题,还有管理上的问题,我们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没有带来新的业务模式。

我们说的这几个层面就是我们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回归本质,就是我们把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要用常识问题解决,什么叫常识?第一个,我们面临的成本问题,我们肯定要去找研发。第二个我们面临的库存周转的问题,我们要去找我们的计划部门,我们质量的问题,我们要去找工艺部门。那我们IT做什么?我们 IT 最终解决的不仅仅是工具的问题,还有流程的问题。

我们解决这件事情底层逻辑是快与慢的问题,以及它能不能防错,避免犯错,这是我们 IT 的两个本质问题。我认为在第一个问题里面总结两点,第一,回归常识,在目前这个概念满天飞的时候,常识真的很重要,第二,我们有没有回归商业本质,带来成本结构的改变和主营收入的叠加?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沈总的分享。接下来请徐总跟大家聊一聊。

徐新天:刚才两位老总都讲得很全面了,基本上我想说的都说了。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新鲜事物,企业现在都没有经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果说在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遇到问题,我觉得很正常。我补充一下,第一,企业数字化转型一定要以效益作为导向,企业每一份投入和产出,都要考量性价比,这个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我们数字化转型就像投资一样,一定要充分评估潜在的风险。

第二,刚才俞总也讲过,企业转型需要 IT 团队全程参与,但是转型这个工作一定要让业务部门主导,我们 IT 更多的是搭建平台,让业务来唱戏,我们要做绿叶,让业务部门做红花,这样我们才能够保证转型成功。第三点,数字化转型一定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用户是我们的上帝,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为用户创造价值。我主要补充这三点。

主持人:感谢徐总的总结。

沈琦:关于徐总提到的第二点,我相信在座各位都是长时间的 IT 从业者,我想再补充第二点,我认为在目前的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观念要变。工具类的是要以 IT 为主导,我们怎么主导?打个比方,我们现在要去找我们的业务部门去搞 RPA,业务部门的说我们要搞个 RPA 吗?不会,因为这个是专业度的问题。我们去搞个 AI,我们的用户或者我们老板会关心我们到底是用了 GPT 还是大模型,业务部门不会关注。

业务主逻辑是同配型的。我们 IT 在搭建平台的时候,它要去高度浓缩流程,我们 IT 是一定要主导的,流程分枝末节是业务来主导,主流程里面我们要想明白到底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能有什么样的价值,这个我们是要想明白的。价值类的是我们 IT 算出来的和规划出来的,业务部门享受这个成果。我要作为成功的幕后推动者,我们打造的 IT 工具要跟我们的业务部门产生化学反应,才能够形成我们应有的价值。

所以在某些阶段,我们 IT 要成为主导者,业务部门在我们的分枝末节里面,以及行业特性或者是动作特性里面作为主导者,我认为这是我们 IT 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座的各位同仁信不信?

主持人:感谢沈总的激情发言。刚才咱们聊的这个问题,其实它的背后可能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 IT 和业务之间的关系。接下来第二个问题,其实也是刚才讨论的延伸。CIO 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制定企业的 IT 战略。那么,CIO 如何制定和落地 IT 战略呢?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 IT 战略能够更好地支撑业务战略?如果企业的业务战略不清晰,如何规划自己的 IT 战略?请各位嘉宾和大家分享一下各自的思考。

徐新天:作为传统的制造业来讲很注重门店的销售人员,我们怎么为他做数字化转型服务的赋能,我们要利用移动互联网手段实现终端销售的时候可以随时随地查货、报价、下单、订单跟踪。对于我们的经销商来讲,让他们能够快速的知道我们的库存情况、货款情况等。我们在上门安装服务的过程中,让我们的安装人员通过扫码的方式快速知道产品说明书、安装的示意图等等。消费者在我们门店里面下了订单之后,关注我们的小程序,马上就能查到自己的电子订单,还可以看到我们工厂生产的进度,以及售后的服务等等,这就是数字化服务,这是一个场景。

第二个是我们数字化产品也特别重要,因为以前我们的产品都还是比较传统的,我们现在能不能把所有的产品都实现数字化,这样来讲的话就能够实现从设计工艺到后面的制造,真正能够实现这种数字化的管理,这是一个基础。

第三个,我觉得最重要的一块,现在企业最关注的就是订单和流量,因为现在的产能都是过剩的,因此在向数字化营销的转型这一块是我们企业特别关注的点。我们现在怎么借助这种社交化的数字化营销系统来引流?怎么转化?如何结合现在的直播的手段引流?在公域流量、私域流量结合情况下,有了线索怎么分配?怎么下沉到终端门店?最终的目的还是带来我们的销量,因此,我们数字化的 IT 战略的制定,一定要围绕着企业经营的战略来展开。好,我先说这些。

主持人:好,感谢徐总。请沈总也聊聊。

沈琦:我沿着徐总的思路说一下我个人感受。其实在战略方面,我正在学习三个工具,第一个工具是九宫格商业画布,第二个就是价值链,第三个是 APQC。我们企业要实现商业目标的时候,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客户、我们的财务、核心流程、学习提升四个层面逐渐展开。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业务指标,什么样的工具和流程,和我们的组织以及我们相对应的平台支撑,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战略层面。

第二个问题就是说在没有企业战略时,IT 应该怎么去干?目标驱动和问题驱动是两个方向,在这两个方向里面我使用两个工具。第一个工具就是我们的业务模式加我们的价值链,能衍生出来我们的短板,我们可能规划出来 20 个短板,但是采用的四象限、重要和不紧急,哪些是我致命的短板?在致命短板里面进行流程的优化,组织的调整,还有工具的导入。

对儒竞而言,我认为有两个问题,驱动是很好的,第一个他跑了一个假的 MRP,第二个我们的财务月结非常长,不如我先要搞定 MRP,以 MRP 为基准,规划了我们 CRM 以及在整个以 MRP 为核心,延展了我们的需求计划、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库存计划、售后计划。通过五大计划,我现在在我们这家企业从负责 IT,到主导一部分供应链的改革,这个是我想提的问题驱动。

在某些流程里面,我是通过 IT 推动的 MRP,改善库存准确率、订单的有效性,把订单里面分成 SOP、MPS 到我们的出货计划,以及到我们的研发的器件库的管理。目前为止我们研发也在推这种 IPD,整个供应链里面的 ISC,我们已在导入试点,也就是承接了第一个问题,也就是我所提到的某些主流程一定是 IT 来主导的,逐渐爬坡。

第二个针对于我们财务的月结情况,我去导入了我们真正的我们的绩效、存货、财物单据的一致性,以及我们在上市阶段的合规,以及我们整个组织架构的推动的改善和调整。但是目前为止你要说我 IT 的战略是什么?那就是说我现在以目标驱动和问题驱动,我在这个框里面去干事情,把我们以前的机会主义改为现在IT的模块化战略驱动,以及主流程里面的螺旋式增长,我认为这个是我们中小型企业建设过程中的一条艰辛的路。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沈总。

俞迅:前面两位说的很多,我简单点说,就是 IT 战略要是跟企业战略、业务战略是紧密相连的,套用一下我们这个未来 CIO 峰会的名字,什么是未来,企业有它的未来,企业一定要认清楚自己到底是想做什么,需要做什么,就好比我们企业现阶段我们需要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是销售,而不是生产,一定要找准自己的方向,然后确定自己的一些业务战略、企业战略,然后再去匹配对应的 IT 战略。

主持人:感谢俞总。然后咱们接下来继续往下聊,其实和企业 IT 战略也是有关的。在搭建企业 IT 战略的时候,我们都是要考虑如何向政策来借势或者借力,然后来为咱们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来做破冰创造有利的条件。我们在制定 IT 战略的时候怎么利用好政策,大家有没有可以分享的,咱们谁先来?

俞迅:那我先来,其实向政策借力,肯定是要了解政策,了解和关注相关政策:政府的政策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需要定期更新自己对于相关政策的理解,以便及时把握新的机会或避免潜在的风险。然后了解基础上就是充分利用政策。现在政府对数字化转型这方面还是激励政策还是挺多的,包括一些补贴、税收优惠等,充分利用这个政策其实也是减少我们的投入,降低转型的成本和风险。其实如果有机会的话,企业应该更多的参与到政策的制定里面,为政策提供业界的观点和建议,以帮助政府制定更符合实际需要的政策。

沈琦:我是这样认为的,我们作为企业里面的 IT 从业者,我认为首先应该明白两个基本原则。我们要认识政策,我们拿这个政策来干什么?第二个这个政策对于我们公司的业务有没有助力?那么第三个这个可能合规的,我们先不谈那个,这个政策我认为有两个作用,这个就是我们拿了这个政策来干什么,这个是我们要想明白的。

关于第二个我认为是这样的一个政策的推动,就是政策里面,特别是针对于我们中小型企业的时候,要政策补一点,以及我们企业投一点,生态合作伙伴让一点;让我们把在企业里面数字化转型本来就很艰辛的路,很困难的事情,成功有亮点,让我们的企业能够受益。另外政策的框架有效指导性,让我们在边界内成功实施。这个是我对政策的理解。谢谢大家。

徐新天:那我就接着来讲一下,其实利用政策这一块我是最深有体会的,因为我们公司是最受益的。刚才我也提了一下,我来自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是特别大的。首先就是说数字化车间补贴 200 万,三级数字化工厂补贴 1000 万,二级数字化工厂补贴 1500 万,一级数字化工厂补贴 2000 万。这个扶持政策资金它是真金白银的,这一政策也是公开的,所有的制造企业都是能够去申报的,那么对照它这个政策,它肯定都有门槛,都有条件的。那我们企业当然肯定不是为了去拿这个补贴而做数字化转型,那我首先可以参考它这个标准,看看我们现在的企业的数字化的水平到底处在什么阶段?是三级工厂还是二级工厂还是一级工厂,是吧?

我们在 2021 年就对照着政府的这个政策做了一个全面盘点,检讨做得不足的地方。所以我们在原来核心的信息化基础上,借这个政策新上线了 MES 系统、业务中台系统、数据中台系统、BI 系统,然后还有工业网络安全系统,上了 5G 专网。

整个来讲的话,我们是产供销一体的,我们是自己要做制造,还要做销售,我们的销售也有直接 To C 也有 To B,还有海外市场,那我们就说要特别注重的是消费者的体验,依据消费者的订单做柔性化、个性化的定制。这个来讲我们就打造了一个叫做 C2M 交付服务模式,并且以这个项目来申报了三级数字化工厂,获得了 1000 万的政府补贴,所以我觉得这个对我们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非常好的推动,也是非常好的一个契机。

主持人:非常感谢,接下来咱们继续往下探讨。第四个问题是大家在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都会面临到转型周期长,投入大,这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风险。接下来咱们就请各位嘉宾聊聊这个话题。

沈琦:我认为目前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不存在,因为目前为止这还是一个常识问题,技术难不难?不难,因为我们有在座的这么多乙方给我们献计献策。技术层面的已经不难了,什么难,业务层面,业务层面里面根据公司里面的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技术,采用不同的流程,采用不同的绩效目标,它是不一样的。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就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果说向前跨一步,会变成先烈,跨零点五步是先进,所以就是说长周期的投入,因为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通用语言是财务语言,那么在 IT 语言向财务语言向业务语言转换的过程中,都有信息的失真,那我们怎么去规避这样的问题?我认为是三点,那么第一点小周期,我每一个项目卡控在最长 6 个月以内,实现我蓝图规划里面的绩效目标,没有梳理清楚的业务流程和业务指标,不要轻易开干。

第二点,企业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组织结构,我们要采用不同的 IT 战术。有可能我们在一段时间里面,我们的销售比较井喷的时候,那我们的 IT 力量放在最火热、最需要我们的地方。针对不同的阶段,我们要采用不同的视角去解决我们急迫深层的问题。

第三点,我认为我们作为 IT 从业者,在一家企业里面要长时间耕耘下去,我在我前面的第一家企业里面干了 10 年,从零开始干,目前为止在我第二家的企业里面,我认为可能也会干个十年,第三家企业可能干个 10 年都退休了。虽然说现在这个 64 岁退休还有距离很长的时间,除非我不满足这家企业对于我自己的要求,我认为在一个环境里面长时间的耕耘才能够对这家企业进行把脉。我们的各种先进的技术的服务商,技术是我们在这家企业里面的药,我们要对这家企业把脉,它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到底用多大的计量,到底什么时间以及什么地点去使用药,这个就是我们对这家企业的理解程度。好,谢谢大家。
 
徐新天:我接着简单说一下。我在公司这么多年,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项目可以说是没有失败的项目。我不知道市场上统计数字怎么有那么多失败的数字化转型项目,我们数字化转型要做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这是大的原则。

我们近几年的转型也是这样的,因为它跟业务形态有关系,有的业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可供借鉴的这种,转型成功率很高。就像我们联邦家居有一个板块叫做板式定制,因为市场上的解决方案非常成熟,那你这个时候首先推动这一部分来先做,我们实木及沙发制造的数字化转型的难度是最大的,那我们就把这部份放到后面来实施,前两年我们板式家具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功了,还拿到了三级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认证,那我们今年接着启动了沙发制造的数字化转型,核心的 MES 智能制造系统蓝图规划也出来了,在原来的这个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来做,所以我的建议就是这种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由易到难,小范围先做试点,然后才大面积的应用推广。

俞迅:我这边也大概说几点,第一点就是说我们可以小步快跑,敏捷迭代,这个具体就不用细说了,应该大家都很清楚。第二点就是说我们可以优先考虑企业的一些核心业务,因为在针对核心业务上面,企业关注度、投入肯定是优先保障的。还有一点,企业应该对数字化转型的风险进行系统的管理,包括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制定应对策略、监测和调整。这也包括对外部环境(如市场、竞争、政策等)的监测,以及对内部状况(如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等)的监测。

主持人:因为时间关系,今天咱们的话题讨论环节到此为止,虽然时间短,但是各位嘉宾都给大家分享了非常精彩的观点,比如说咱们要想清楚为什么要做数字化转型,要想清楚我们的 IT 和业务的本质。我们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员工的参与和推动,数字化转型需要正确的战略和科学的路径,它不是简单的试错和冒险。非常感谢各位嘉宾今天和大家的分享,感谢各位嘉宾的参与,咱们的圆桌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星标 牛透社 SaaS 洞察不错过~

本文来自牛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