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一门复杂的系统工程


传统企业如何才能做好数字化转型?

来源  /   夏叶华 (ID:LYdeep_AI)  

作者 /   夏叶华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什么难?过去在传统企业服务和咨询过程中,我参与大量访谈,得到一些基础的思考和洞见,分享给大家。

01

“认知”是数字化转

最大的屏障


数字化转型话题太大,从哪里切入?传统企业往往会走入几类误区:

 1、错把“数字化”手段当成目标: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在缺乏清晰的数字化战略、明确的业务目标,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资源和组织的情形下,急于切换新旧模式,结果“得不偿失”。

2、对“数字化技术”缺乏敬畏:传统企业一把手容易“神化”或“妖魔化”数字化技术;认为没有数字化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殊不知能否成功转型,技术只是冰山一角,还涉及文化基因、组织能力、流程机制等方方面面。

3、对“数字化人才”缺乏尊重:没理清楚具体要做哪些事,为什么要做,第一步怎么做。就开始大刀阔斧、招兵买马,大规模引入优秀数字化人才,却不知如何发挥他们的优势和潜力,结果闹的“人财两空” 。

数字化转型之所以难,还真的都是“认知”惹的祸。“人要跳出已有的认知边界,克服人性去接纳新事物”,这事儿本来就很难。认知到了,往往事半功倍;认知没到,往往半途而废。

有句话说的好:创始人的认知边界才是企业发展最大的边界。

数字化转型要过的第一关就是“认知关”。包括一把手在内的核心管理层,都需要归零心态,从构建数字化的基本认知开始,逐步理解数字化的内涵。


ps: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为防止失联,请大家把我们设为星标????,否则可能无法再收到我们的推送。

点击下图即可三步完成星标

·


·

·

·
·
·

·
·
·
·



02

数字化不是单点能力

而是系统工程


随着产业数字化的进程加速,传统企业的老板们都陷入不同程度的焦虑。有花巨资请知名数字化咨询团队介入的,可惜咨询过后、人走茶凉,一切照旧。也有高薪聘请互联网高管入驻的,可惜因为水土不服、文化冲突等各种因素,即便高管再牛也很难发挥威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多传统企业走了不少弯路,核心在于数字化转型绝不是单点能力,而是系统性工程。外部咨询团队更多输出的是“通用方法论”,而非“定制化解决方案”。我们不能没有方法论,但又不能只有方法论。

外部空降的高管,如果无法真正融入一个传统行业、并理解行业knowhow,难免会变成纸上谈兵。加上组织机制上,是否能真正做到责、权、利匹配。

你会发现,但凡在数字化进程中取得显著成果的企业,都将数字化战略作为顶层设计,并逐层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03

数字化不是目标

而是一种手段


“数字化”到底是目标还是手段?

如果把数字化当成目标,很有可能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例如大规模引入信息系统,对业务的实际效用却很有限。例如一把手积极推进,执行人却无动于衷。

数字化从来都不是目标,而只是一种手段。当我们把数字化当成手段、才会积极思考企业长期规划,结合已有的资源禀赋,真正通过数字化产品创造价值。

数字化转型实施过程,目标、方法和路径、效果评估,一样都不能落下。唯有这样,才能不断调整策略和思路,最大化投入产出比。

1、找目标:企业需要基于自身的数字化能力现状和资源禀赋,找到阶段性的数字化目标:如改善办公协同效率、提升业务效率、改善和经营用户关系、提升业务营收等。

2、找方法和路径:信息系统投入巨大,本质是要革“人工”的命,企业内部存在大量利益纷争,因此在推进过程中有必要找方法和试错,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

- 搞清楚谁是最大的推动者?委以重任。
- 谁是最大的阻碍?如何规避障碍。
- 谁是最有价值的产业联盟?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战略合作。
- 想清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为什么?
- 机制流程是什么?激励措施如何?
- 怎么做才能真正产生效果?如何评估?

3、效果评估和复盘:建立数字化技术与业务指标的关联体系,积极复盘、让下一个行动有据可依。

- 人找的对不对?是否“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
- 方法对不对?当下的方法是否最优解?
- 战略、目标对不对?组织能力是否匹配?
- 流程机制对不对?还有哪些值得优化?
- 路径是否合理?先后顺序能否调整?
- 哪个环节存在缺失?哪个环节效果最优?

通过体系化目标反馈,复盘走过的路、踩过的坑,才能真正将数字化转型落到实处。

04

为什么成功的企业不可复制?


大家都知道海底捞,它的服务非常好,除了吃火锅,还能享受很多免费服务;例如美甲、理发、送玩具、庆祝生日等等,很多企业都在尝试学习海底捞的服务品质,究竟是什么原因?这些企业并不能如愿呢?原因在于这些企业都只是基于现象学到了皮毛,却未能领会海底捞服务的本质。

杨国安教授在著名的组织能力三角形“杨三角”中,很好诠释组织能力的三个重要要素:

第一:能力要素;员工是否有能力承担重要的工作任务?

第二:环境要素;环境和机制是否允许员工充分发挥潜能?

第三:愿景要素;员工和企业是否拥有共同愿景,员工愿不愿意全力以赴、为企业创造价值?

海底捞是怎么构建“服务型”组织能力的呢?我们不妨用杨三角进行拆解。

第一:能力要素;

海底捞设计了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颗粒度细化到每个执行动作;我们看到清一色的标准服务动作都是员工被驯化的结果。

第二:环境要素;

海底捞赋予一线服务员极大的权限来为用户谋福利,同时对于获得优秀业绩的员工、也设计了一套完善的“精神+物质”的激励系统,例如带家属出国旅游、赠送体检、汽车等。

第三:愿景要素;

海底捞早期的员工都是创始人张勇四川的老乡,大家跟着张勇出来、都有个共同愿景,就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后来这样的文化一直在企业内蔓延,形成一种共同的组织心智。

《小王子》中有句话: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急着催他们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务,而是要激发他们对浩瀚大海的渴望。

为什么其他企业无法复制海底捞?我想你心中应该已经有了答案。

企业真正的核心能力可以用一个公式表达:战略*组织能力。

当别的企业在学习海底捞时,即便学习了它的战略,却始终无法复制它的组织能力。

什么是真正的组织能力:员工愿不愿做?环境允不允许员工做?员工能不能做到?

在我看来,海底捞服务员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举动;并不是僵硬的例行公事,而是饱含对生活梦想的真情流露;因为以服务为宗旨的工作绩效能带领他们奔向美好未来生活。

所以如果你是管理者,希望员工发自内心自驱地做一些事,先别急着制定规则进行奖惩,不妨先尝试让企业愿景与个人愿景做连接。

不仅企业的成功不可复制,企业的可持续成功同样不可复制,面对Z世代(00后)新一批消费群体,所有企业都有必要归零,重新思考战略的原点。

如今海底捞的过度式服务并未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年轻人反而觉得这是一种打扰。尽管如此,海底捞拥抱数字化的决心丝毫没有懈怠,用户服务全流程数字化、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营销数字化,甚至还在探索餐饮新模式:无人餐厅(机器人送餐、机器人配菜、用户自助用餐)

数字化进程势不可挡,商业案例中,我们必须承认,没有任何一种模式能“永葆青春”,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会“基业长青”,这正是商业发展之所以能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因。

最后按照惯例我总结下今天的所有内容。

传统企业如何才能做好数字化转型?

1、 认知关:认知越深刻、行动越有效;

2、系统工程:顶层设计入手、渗透毛细血管;

3、目标导向:将业务目标与数字化产品打通,步步为营、复盘迭代;

4、愿景驱动:数字化不脱离文化基因、价值观传承,有必要进行组织能力再造。





加入我们

专题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阅读


点个「在看」,和我们一起聊聊

本文来自ToB行业头条